某地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1.某地市基本概況
[ 自然環境 ]
某地是吉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某地市位于中國東北平原中部,所轄區域處于東經124度18分-127度02分,北緯43度05分-45度15分之間,全市總面積20571平方公里,下轄朝陽、南關、寬城、二道、綠園、雙陽6個區和榆樹、九臺、德惠3個縣級市及農安縣,總人口718萬,城區人口310萬。某地市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是“中國首批投資硬環境40優秀城市”之一,素有“汽車城”、“電影城”、“科技文化城”、“森林城”和“北方糧倉”之稱。某地市位于北半球中緯地帶,歐亞大陸東岸的中國東北大平原腹地,地貌特點是遠依山,近傍水,以平原的臺地平原為主;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第二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等八條江河流經境內;自然群落有森林、草甸、草原植物300余種,有野生動物34種,屬森林草原過渡地帶。遼闊某地大地,林網縱橫,玉米遍野,是中國的"黃金玉米帶"。某地市的氣候介于東部山地濕潤區與西部平原千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干燥,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6.3度,最大積雪厚度可達22厘米,大地銀裝素裹;春秋短促,萬象變幻;夏季氣候溫暖、濕潤,全年降水量522-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6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度。四季分明的氣候,使某地有春的陽光之旅,夏的綠葉之旅,秋的果實之旅,冬的冰雪之旅,氣候條件得天獨厚。
1) 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338.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7.3億元,比上年增長6.O%;第二產業增加值630.3億元,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550.4億元,增長13.5%。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11.8%、47.1%和41.1%。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8705元(按戶籍年平均人口數計算),比上年增長13.2%。
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有所上漲。2003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比上年上升1%,其中,除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略有下降外,其他消費品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國企改革取得新進展。2003年,繼續以國有資本退出和破產重組為主要方式推進改革進程,共有20戶市直國有企業實施了改革,其中國有資本退出16戶,實施破產4戶。長拖集團、銀龍集團、大政制藥公司等大企業的改革工作也有了很大進展。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2003年,全市開發各類用工崗位9.1萬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6萬人,再就業政策扶持到位率達100%。發放《再就業優惠證》45513個,持證人員實現再就業23078人。全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1萬人,培訓后就業2.1萬人,就業率達到6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