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Market)
1.1.市場背景
旅游業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的發展,我國旅游業實現了由旅游資源大國向世界旅游大國的轉變,居亞洲第一位。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屆時,入境旅游人數將超過2億人次。
旅游業具有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的特點,在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戰略中將發揮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旅游業,把它列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加以培育。我國有為數眾多的旅游景點和13億的人口基數,旅游市場廣闊而龐大,大力發展旅游業是我國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從國家旅游局發布的年度《國內旅游基本情況報告》的數據中不難看出,近幾年來,我國的旅游業,尤其是國內旅游發展迅猛。
2005年國內旅游基本情況: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為12.12億人次,出游率為92.7%,旅游消費為5285.86億元,人均消費436.1元。
2006年國內旅游基本情況: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為13.94億人次,出游率為106.1%,旅游消費為6229.74億元,人均消費446.9元。
2007年國內旅游基本情況: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為16.10億人次,出游率為122.5%,旅游消費為7770.62億元,人均消費482.6元。
—— —— 數據來源:《國內旅游基本情況報告》
再將目光放回省內。
根據山西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2007年10月發布的《山西省促進產業發展重點科技創新項目指南》文件中的有關數據和情況來看,旅游業已成為山西省四個新的支柱產業之一,這四個新支柱分別是煤炭化工業、材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業,并確立了山西省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十二個相關產業的科技發展方向及重點領域,旨在通過相關科技項目的實施,為山西省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1.2.市場調查
公司于2007年10月20日至2007年10月25日進行了市場調查(問卷后附),分別于柳巷商業街、山西大學校內、迎澤公園三處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287份。
問卷共分5個維度,17個問題,主要調查
1、您所喜愛的旅游方式和旅游伙伴。
2、您享受同類型旅游及同層次服務的費用所能承受的范圍。
3、您的旅游線路規劃是否合理,目的地游覽時間是否充裕。
4、您所期待的住宿環境。
5、您所喜愛的旅游交通工具。
為了保證問卷回收后數據的真實有效性,盡可能的多的反饋回不同年齡段,不同收入,不同性別的人群對旅游的不同看法,我們在發放問卷時有意的平均發放,而不是隨機發放。
從問卷反饋回的數據上看出,大家對旅游的積極性,基本上符合《國內旅游基本情況報告》提到的數據和情況。游客從以前的過分關心價格,轉變為更加細致的關注旅游中的細節問題。
例如,在調查的287份問卷中,有39.3%的人可以接受每次1000元以上的價格,高出全國人均旅游消費500多元。對于旅游中交通工具和住宿的安全問題的擔憂,也分別達到了87.4%和90.7%,這些數據都反應了目前廣大人民群眾經濟和思想上的變化。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調查中,公司發覺游客越來越不滿足于傳統的隨團游的旅行方式,僅有不到6%的人群會在出游時主動選擇隨團游,人們渴望更加自主、隨意、輕松的旅行方式,這一點突出表現在旅游人群的主力軍,年輕人身上。
結合外部資料:
1.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筆者發現,在回答“出游方式選擇”一項時,332人選擇“和好朋友一起”,占總數的86.4%,而選擇“參加旅行團”或“獨行”的人數僅占總數的5%和8%左右。
—— —— 數據來源:《旅游學刊》·蒙睿
2.我們對學院四個系的大一,大二乃至大三的近100位學生作了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100份,實收98份,其中大一有55份,大二30份,大三8份(由于畢業實習原因不能填寫),教師5份。有90%以上的人都有假期出游的打算,近70%的同學會選擇與自己的同窗好友或昔日老友一起外出。而且同學之間因年齡相仿,志趣相投便于溝通與交流,若與父母出游則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壓制。
—— —— 數據來源: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旅游學記者團·程學俊
3.大學生選擇自助游(結伴同行),占41.5%;其次是選擇個人游的,占27.7%;而只有22.2%的大學生選擇跟旅游團。在旅伴的選擇上,大部分人選擇跟情侶一起去旅游(66.8%),這可能是大學生旅游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于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游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游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了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3.9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 ——數據來源:廣州大學心理系《廣州大學生旅游消費調查報告》
1.3.市場分析
1.現代人旅游動機強烈
近幾年來,人民的知識及各方面的素養都普遍提高,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出門增長眼界,追求刺激,因此,旅游動機十分強烈。
2. 現代人旅游的機會增多
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生產率的提高,社會上各個行業的必要勞動時間不斷縮減,各個企業和用人單位在擴大利益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增加假期,加之,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不斷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建立,《勞動法》的落到實處,人民群眾越來越有時間,有精力,有能力去旅游。
眾所周知,去年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雖然取消了“五一黃金周”,但是國家法定節假日的總時間卻增加了一天。
3.現代人旅游的方式多樣,處于變革中
目前,旅游團隊越來越呈現小群體化的特征,出游方式多以自組群體為主,現代人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較強,外出旅游多不愿受限于現行的旅行社線路和組團安排。因而一到假期,社會上,尤其是在年輕人聚集的高校中就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尋“伴”旅游啟事。這種小群體在人數組合上以2—7人居多,達到74%,其性別構成上是兩性搭配占絕大多數。我國旅游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基本能滿足中國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也能夠接待自主獨立的旅游團體,以往旅游者嚴重依賴旅行社出游的原因主要是旅游信息掌握的不對等,個人無法了解景點和旅游交通工具的相關信息,而如今,社會信息愈發透明,個人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或者個人周邊的小群體出游。因此,全新的旅游方式和體系已經嶄露頭角,并得到市場的肯定,開始形成一定規模網絡體系。
4.現代人旅游的利益點
近30年來,人民生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越發富足,可支配的收入不斷增多,人們寧可多花點錢來滿足其在旅行中的安全、舒適、快捷。所以,旅游組織者大可不必想盡辦法,通過強制購物,削減標準,以次充好來降低成本。相反,如果提高服務質量,不僅可以獲得顧客滿意率,又能擴大利益,樹立正面形象。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和考察,公司發現,我國國內目前的旅游市場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轉變時期,由于傳統旅游方式的過于成熟和完善,才使得這種轉變沒有被大多旅行社,旅游公司發覺,但是,有轉變就有機遇,有機遇就有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