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是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國民居形式,“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陜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勞動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
黃土高原的祖先們就是在窯洞中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千百年來,無論社會怎么變革,都未能撼動窯洞在陜北的主導地位。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陜北地方勞動人民的象征,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窯洞冬暖夏涼,天空瓦藍透亮,空氣神清氣爽。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黃土地,窯洞用她那寬廣的胸懷、真摯的情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陜北人。
窯洞選擇了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選擇了人,人也選擇了窯洞,這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辯證法則,隱藏著不可言破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