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 匿名
收藏  |   舉報 2020-07-27 14:25   關注:4460   回答:1

古代關于科考有哪些相關的成語?

已關閉 懸賞分:0

古代關于科考有哪些相關的成語?

  • 匿名
舉報 2020-08-03 14:02
  ①十年寒窗
  元代高明在《琵琶記》中說的:“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以“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精神,來激勵讀書人追求做大官、發大財。“十年寒窗”意指要通過艱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實數。
  古文中的“十年寒窗”:
  元高明《琵琶記》:“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十載寒窗積雪余,讀得人間萬卷書。”

  ②金榜題名
  “金榜”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排名榜,因書寫在黃紙上,也稱黃榜。登上金榜,就意味著做官的開始,從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貴。后來人們把殿試的錄取榜上有自己的名字稱為“金榜題名”。后泛指考試被錄取。
  古文中的“金榜題名”:
  清李漁《鳳求凰·聞捷》:“正在洞房花燭,又遇金榜題名。”
  宋洪邁《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③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時鄉試(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試,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由禮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皇宮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級別的考試,考中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也稱殿元)。
  一個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獲得第一名,稱“連中三元”。現用來比喻在一項考試或比賽中接連取得三科或三次優異成績,或在三次考試或比賽中連續獲得優勝。
  古文中的“連中三元”: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王曾)后來連中三元,官封沂國公。”
  《白雪遺音·小郎兒·冬》:“龍門高跳,鰲魚頭兒喲,連中三元。”

  ④獨占鰲頭
  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古文中的“獨占鰲頭”: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一名。”
  元大食惟寅《燕引雛》:“氣橫秋,心馳八表快神游。詞林誰出先生右?獨占鰲頭。”

  ⑤蟾宮折桂
  蟾宮:指月亮。折桂:攀折月亮上的桂花。古時比喻科舉應考得中。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傳》記載,晉代有個叫郤詵的人,曾以“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
  而且相傳月亮上有桂樹,后人于是就以攀上月亮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同理,前文中的“昆山之片玉”也可以化用為“昆山片玉”。

  ⑥昆山片玉
  昆山片玉,顧名思義,就是昆侖山的一片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讀到這里,想必用法也很明顯了。
  例如:“小伙子真是昆山片玉,是個人才!祝金榜題名,蟾宮折桂。”
  為什么還要用金榜題名呢,畢竟單說蟾宮折桂容易聽不懂,加個金榜題名在前,再接上一句“chángōngzhéguì”,就算對方聽不懂,也顯得很厲害的樣子。
  作為晉朝有名的“天下第一考官”,郤詵還貢獻了另一個關于科舉的成語,高步云衢。

  ⑦高步云衢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做大官。原指官居顯位。后也指科舉登第。
  出處《晉書·郤詵傳論》:“郤詵工韞價州里,褎然應召,對揚天問,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稱矣。
  用法:“這孩子真聰明,將來一定是高步云衢,做大官的!”

  ⑧沆瀣一氣(hàngxièyīqì)
  據北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記載,唐僖宗時,科考主考官崔沆發現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認為是本家人,盡管崔瀣的考試成績很差,仍然把他取為進士。于是被考生嘲笑說,這場考試“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沆瀣,本來是夜間的水氣,夜間的水氣是在黑暗中飄蕩的,考生們把這對座主門生的名與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結,臭味相投。
  古文中的“沆瀣一氣”: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某太醫》:“天之報施老奴者,如此不爽,縱有百子,亦必沆瀣一氣,豈復有以德報怨者?”
  孫中山《倫敦被難記》三:“舟中員司未必與使館沆瀣一氣,其中安知無矜憫予而為予援應者?”
  祖慰《被礁石劃破的水流》:“呸!還讓我當你的助手,沆瀣一氣,為虎作倀!”

  ⑨名落孫山
  據宋朝范公《過庭錄》記載:有個叫孫山的人參加鄉試,考中最后一名。回鄉后,一位老人向他打聽自己的兒子考中了沒有,孫山委婉地回答說:“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兒子還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說他落選了。后來就用“名落孫山”作為沒有考取的委婉說法。
  古文中的“名落孫山”:
  清袁枚《新齊諧·韓宗琦》:“揭榜后,名落孫山。”
  《再生緣》第十四回:“鄉場不中還猶可,名落孫山怎處分。”
  歐陽予倩《人面桃花》第一場:“小生在這試官之中無有親戚朋友,又無錢打點,便名落孫山之外。”

  ⑩屢試不爽
  現代的“爽”和古代的“爽”是有差異的。現代人說的“爽”有“過癮”、“帶勁”、“有趣”的意思。而屢試不爽的“爽”是差錯、失敗的意思。因此,過去講屢試不爽是指反復試驗都沒出過差錯、沒失敗、沒出問題。
  古文中的“屢試不爽”: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冷生》:“言未已,驢已蹶然伏道上,屢試不爽。”
0相關評論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福贡县| 凤翔县| 大方县| 赫章县| 故城县| 璧山县| 佛山市| 卢湾区| 苏尼特左旗| 无为县| 根河市| 县级市| 新竹市| 鹤峰县| 扶风县| 永善县| 安龙县| 恩平市| 乾安县| 新泰市| 茶陵县| 双鸭山市| 长子县| 新晃| 蒲江县| 扎鲁特旗| 孟津县| 汉源县| 陈巴尔虎旗| 绥滨县| 吉隆县| 巴林右旗| 梅州市| 崇信县| 汾西县| 三门县| 孝义市| 镇雄县| 全椒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