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子與孩子已經成為現代成年人身上的兩大壓力來源,據相關調查顯示,“買不起房”與“教育成本高”已經成為年輕人選擇不生育的主要原因。然而這兩大壓力并不獨屬于現代人,古人也不能幸免。
中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社會,土地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價格歷來不低,但由于人口數量較少,住房短缺問題在古代并不嚴重。但唐代之后,一方面由于科舉制度的推行導致士族階層人數增加,不少農門子弟通過科舉實現“階層躍升”,前往城鎮讀書或當官,于是城鎮,特別是大型城市住宅開始緊張。另一方面,京杭大運河的通航及錢幣的統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城鎮人口數增加,房屋緊張。
曾任京兆尹、吏部侍郎的韓愈曾寫過一首《示兒》:始我來京師,只攜一卷書。辛勤三十載,已有此屋廬。放到今天相當于“首都市長、中組部副部長工作三十年才能買得起房”,可見唐朝時期房價之高。到了宋朝,首都房價就更貴了,宋徽宗時,開封一棟普通宅,就要9400貫,豪宅價格更是狂漲至數十萬貫,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需要5000萬左右。朱熹曾考證說當時“宰執亦是賃屋”,換言之,宋朝時期的房價已經貴到了連宰相都得租房住。
皇帝一看,宰相都要租房,如果哪天因為買不起房導致宰相“逃離一線城市”可不好,趕緊出臺政策調控房價。于是宋朝開始,出現了古代版“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與“限購令”、“限價令”。
由政府設立“店宅務”,專營官地與公屋的租賃。公屋的租金低于市場價。同時,宋朝時期政府要求私房屋與公屋一起減免租金。宋高宗曾發布詔令:減免江浙兩地居民的房租,如果租的是公房,可以免交三個月的租金,如果租的民房,可以只交原來房租的一半,如果房東多收,租客可以去衙門告他們。
明朝和清朝時期也推行過類似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政策”。朱元璋曾為保障窮人住房,要求南京官員在龍江找了一塊閑置土地,建設260間瓦房,供沒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清軍入關后,也曾規定只要是旗人,即有資格向國家申請免費住房,后來該政策改為旗人可以以優惠價格來購買公房,優惠價格僅為市場價的十分之一。
僅僅提供租金、價格較低的“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是不夠的,反而可能助長有錢人大量囤積房產,于是自宋朝起,就開始推行“限購”,限制京官在京城購買二套房。到明清時期這一政策被進一步擴大,禁止所有官員在工作所在地買房。如官員在工作所在地買房,不但沒收房產,還會被開除公職。
除此之外,明清時期為調控房價、抑制炒房最具創意的制度要數“找房款”。這個制度規定,即使買賣雙方已經錢貨兩訖,房子也過戶到買主名下,如果房價再次漲了,賣方仍有權利讓買方再掏一次錢。也就是說,如果張三花500兩銀子向李四買了一套房,過了一段時間,房價上漲到了1000兩,李四可以要求張三再“找補”500兩給他。在這種制度下,誰還希望自己買到的房子價格暴漲?誰又會因為擔心房價上漲自己賣虧了而囤積房產呢?
古代版“單身稅”與生育福利
如果說房價問題對封建統治者來說只是調節城市里普通百姓與官員的矛盾,那么人口增長則是歷朝歷代君主的共同目標,最早鼓勵生育的政策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
越王勾踐可以說是為了人口增長數“不竭余力”。他規定女子十七歲,男子三十歲,如果還不結婚,其父母就要被治罪。同時,考慮到婚后生育問題,還規定青壯男子不能娶年齡大的女人,老男人則不準娶年輕女子。當然,刺激生育的方式除了:“罰”還有“賞”。越國當時對孕婦實行“全面醫?!?,女人生產時只要通知政府,政府就會派接生婆幫助孕婦生產。如果生的是男孩,獎品是兩壺好酒和一條狗;如果生的是女孩,獎品是兩壺好酒和一頭小豬;如果是雙胞胎,政府安排免費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費奶媽。
采取類似鼓勵生育措施的還有漢高祖劉邦和西漢惠帝,劉邦規定,對15歲以上不成親的女子征收“單身稅”、西漢惠帝規定,對17歲以上,35歲以下不成親的女子人頭稅加五倍加征。令人疑惑的是,這類政策里并沒有對適齡未婚男性加稅的政策,看來對過去的統治者來說,生孩子真的只是女人的事。
而到了宋朝,鼓勵生育的政策開始變得文明得多,宋仁宗時期,就有官員上書要求朝廷對無經濟能力的孕婦補貼米糧。到了南宋高宗時期,朝廷就正式下詔,在全國范圍內救助貧民兒童。除了物質補助,南宋時期為鼓勵生育還規定在孕婦妊娠期內,減免其丈夫的雜色差役。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陪產假”。
人口激增與經濟繁榮發展的幾大時期
我國古代一共出現過四個人口高峰期,分別為漢、宋、明、清,縱觀歷史,這四個時期都具有相似的特征。社會比較太平、且持續時間較長,并且糧食產量較為充足,城市居民住房問題也較好的得到了解決。
而整體看來,明朝中期后,古代人口數量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從元朝時的6000萬左右一直到清末突破4億,除了因土豆等經濟作物的引進使得糧食產量增加,土地承載能力增強外,大量的人口遷移、荒地開發和較為發達的商品經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實際上,收“單身稅”等刺激生育的方式并不能成為人口增長的真正動力,生產力的發展跟物質的充足才是促進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換句話說,只有當老百姓生活富足,養育子女成本較低,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較強的情況下,人口數才有可能真正地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