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春景》
中國人自古就偏愛墻,國家有萬里長城;城市有城墻;單位有圍墻;家庭有四合院;不同的墻長短、高低、曲直不同,又以分隔、屏蔽、穿透、延伸等方式展現,千姿百態,景象紛呈,既實用美觀又富有意境。
樸實無華的夯土墻
夯(hāng)土,即將泥土壓實。夯土墻指用夯土方法修筑的墻。夯土墻歷史悠久,早期長城便是以泥土為材料建起來的。土黃色的外表,自然樸實,具有深沉的韻味。
變化多端的園林墻
園林墻是圍合空間的構件,在園林中起劃分內外范圍、分隔內部空間和遮擋劣景的作用。園林墻的運用可謂別出心裁、花樣繁多,諸如漏窗花墻、復廊隔墻、蜿蜒云墻、花形燈墻,都各有異趣,構成園中有園,景中藏景之妙。
耐人尋味的女兒墻
女兒墻是建筑物屋頂四周圍的矮墻,清朝時有扈巧云“替父修墻”的傳說,這墻便是女兒墻。女兒墻仿女子睥睨之態,形象生動,其名又耐人尋味。女兒墻的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
家喻戶曉的影壁墻
影壁,也稱照壁,古稱蕭墻,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舊時人們認為自己的住宅中,不斷有鬼來訪。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許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進宅子,就要給自己帶來災禍。當然,影壁也可烘托氣氛,增加住宅氣勢。影壁墻運用廣泛,北京城眾多四合院內的磚影壁和木影壁都是影壁墻。
金碧輝煌的九龍壁墻
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北海公園的九龍壁,用七色的琉璃磚瓦各鑲嵌成九條巨龍,色澤鮮艷,形象逼真,好似騰云駕霧,要沖出墻壁,飛向天空。
神奇無比的回音壁墻
回音壁是一面非常奇妙的墻,你站在那一邊,我站在這一邊,對方的身影甚至被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卻能透過貼耳的墻壁,就這樣粼粼的相互傳遞,清晰而真切。
高低錯落的馬頭墻
馬頭墻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之說。馬頭墻與古民居中的灰瓦、斗拱、雕刻、照壁等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構成了中國古民居的立體韻律。
在一切沉默之物中,墻與人的關系最為特殊,無墻,則無家。墻壁沉默不語,卻往往訴說著最動人的故事,見證著最悠久的家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