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初七,距過年還剩不足一個月。在古代,臘表示打獵祭祀。在新舊交替的日子里,獵取野獸以祭祀祖先與神明。因為是祭祀之月,所以臘月的習俗和禁忌也比較多,這9種習俗、5種禁忌,一定要知道。
九種習俗
1、臘八,喝臘八粥
每年臘月初八是中國的臘八節。相傳臘八節源于佛教,僧侶以五谷、果實煮成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后來傳入中國,臘八節開始成為祭祀祖先、祭祀五谷之神的節日。臘八節喝一碗臘八粥,祝愿自己新年“八方來財,萬事‘粥’到”。
2、臘月十五,祭玉帝,祈平安
十五月圓,代表著圓滿。臘月十五是一年的結束,在這一天,民間習俗是“祭玉帝,祈平安”。過去的人們要在這一天寫一封“平安文書”,向玉皇大帝表達祈求平安的愿望。無論今年如何,惟愿明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3、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灶王爺上天
每年臘月二十三又稱之為小年,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傳說灶王爺在這一天要上天稟告玉帝一家人的善惡,除夕夜回來,賞善罰惡,賜福降災。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會拿糖瓜粘上灶王爺的嘴,希望他可以多說些好話。
4、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是年底大掃除的日子。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庭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疏浚溝渠。把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快樂地迎接新春來臨。
5、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灶神上天之后,玉皇大帝會親自下界視察人間善惡,判定來年禍福。所以這一天,家家戶戶祭祀祈福,稱之為“接玉皇”。說話做事都格外小心,以博取玉皇歡心,希望可以降福來年。
6、臘月二十六,打牙祭
古代每月要兩次祭祀土地公公,稱之為“牙祭”。臘月二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打牙祭,所以又稱之為“尾牙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過去人們平時很少能沾葷腥,所以又把這個能吃到肉的日子稱為“打牙祭”。
7、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民謠說“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一方面是準備過年的主食,另一方面是貼春聯和窗花。貼春聯的習俗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認為有辟邪驅疫的作用。
8、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這一天是小除夕,一家人要在戶外焚香別歲。同時也要上墳請祖,擺好牌位和貢品,祭祀祖先。
9、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這天,是一年新舊交替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包餃子、守歲、放爆竹,迎接新春。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祝愿來年幸福安康。
五種禁忌
1、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
俗語說:“大年三十死了驢,不好也得說好”。祭祀之月,最忌諱的是嘴巴不吉利。說話中不允許帶死、餓、累、傻等字眼,要多說平安、福氣的好詞。年三十煮餃子,煮碎了不能說碎了,破了,得樂呵呵地說:“掙了”。打破碗碟,要趕緊說“歲歲平安”。各路神仙全都在家,多說吉利話,沒準能一語成讖。
2、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債不過年”的說法。到年底了,大家都不容易,能不欠債,就不要欠債。欠債的不易,債主也不易。團團圓圓的日子里,彼此兩清,才能輕輕松松地進入新的一年。
3、家和萬事興,臘月千萬別吵架
古人說:臘月別吵架,一吵吵三年。家和萬事興,兩口子如果在臘月里都收不住口,將來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4、臘月搬家動土
祭祀之月,供奉各路神仙。如果你突然搬家,會讓他們迷路,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他們要是發了脾氣,這一年也就不會太順。所以古代有臘月搬家窮一年的說法。
5、年三十掃地,不要往外扔垃圾
從年三十開始,家里就不要往外扔垃圾了。這一天家里的塵土都是祖先帶來會的運氣和福氣,一定不要往外掃。垃圾也是財富,往外倒垃圾就是倒掉自己的財氣。直到初二晚上祭了財神,夜里送了神以后,初三早上才能掃地,把垃圾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