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源于佛教,通常具有鎮邪的作用,各地都有塔的影子,在風水學中,也有風水塔,主要也是為了鎮煞祈福。
從風水學上來講,塔可以起到鎮邪禳災之效,可以改變一個地方的氣運,而且塔也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還可以供統治者歌頌自己的功德,借以流芳百世。風水塔一般修在水口,作為一郡一邑一鄉之華表。有些塔是為了彌補地形缺陷。
風水塔的作用
風水塔興起于明朝初期(公元十四世紀),正值風水學說盛行,受此影響。一批風水塔應運而生,幾乎每個縣城甚至每個鄉鎮一座,蔚為壯觀。風水主要用于堪山理水,補地勢,鎮水患,引瑞氣,塔的建立被視為“地脈興”而“人文煥”的大事,極受重視。
也有些塔是為了彌補地形缺陷而建。例如安徽旌德縣的地形像烏龜出洞,當地人認為如果讓龜走了,就會帶走文運和才氣;又因為縣城西南有一座形狀似火的梓山,導致城里經常失火,于是修塔以定龜和鎮火。
明朝冷崇在《創建文星塔記》中記載陜西韓城縣修剪“文星塔”的原因,在于東北方向的山峰不夠聳拔,于是建塔,使風景完善。《山海經圖贊》說:“地虧巽維,天缺乾角”,安徽阜陽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洼,據《潁州志》記載:堪輿學家認為東南洼而地輕,地氣外溢而難出人才,須建塔以鎮之。當然,更多的風水塔是為了振興文運。
《陽宅三要》云:凡都省、府庭、州縣、場市,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筆峰,只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或山上立文筆、或平修高塔,皆為文筆。文峰塔一般修得細長,似毛筆插入云霄,似乎要在蒼天上書寫什么。文峰塔的大量修建與古代科舉的情況相對應,故文峰塔也有叫“魁星塔”,意為供奉文曲星。
在我們現代人的理解中,寶塔的作用更多在于鎮妖避邪,比如白娘子傳奇中的雷峰塔,風靡一時的《仙劍奇俠傳》中的鎖妖塔。風水塔在建立之初確有這方面的功效,但鎮的是河妖。古代人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旦風雨失調,河水泛濫,農田被淹,家園被毀,人民苦不堪言。人們認為興風作浪的河妖是罪魁禍首,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不受水患困擾,便在河岸建塔鎮住河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