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文化中,民間古舊家具承載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我國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對古舊家具的修復與保護進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科學的解決措施。
我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對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國的建筑、陶瓷、古家具等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陶瓷、家具等,受到各界人士的推崇。我國流入市場的古舊家具數量非常有限,一部分在國家博物館展覽,還有一部分被私人收藏,除此之外,一小部分的古舊家具殘次品在市場上流通。21世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典家具”成為炙手可熱的收藏品,同時也興起了一場文化復蘇的潮流。國外先進的家具修復理論與實踐在國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將目光轉向古舊家具的修復與保護研究。但是,古舊家具修復中以珍貴的硬木明清家具為主,忽視了對一般民間古舊家具的修復與研究。其實,民間的古舊家具更能展現出古代人民的民俗生活與民俗文化,對研究古代人民的生活更有意義。因此,對古舊家具的保護是現在人們主要關注的重點之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從古舊家具的保護和修復出發,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科學的解決措施。
一、古舊家具的含義
所謂的古舊家具其實指的就是年代較為久遠、通過民間傳統工藝制作出來的家具。其中在清朝末年之前或者辛亥革命之前所制作的家具被稱為“古舊家具”;在1911年到1949年期間的家具被稱為“舊家具”。在我國明清時期,是家具的鼎盛時期,家具的生產與發展受到極大的支持,雖然當時的家具不如宮廷貴族所使用的家具那么精美、華貴,但是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特色,突出了地域美,尤其是在江南地區的家具,至今仍舊在收藏圈處于翹楚地位。
古舊家具最主要的意義就是能夠傳承百年,具有強烈的文化和區域特色,為我國文化的傳承起到關鍵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時尚”“個性化”,所以,在他們不懂得“古舊家具”的情況下,為了追求時尚,將家具丟棄在一邊甚至直接將古舊家具“砍了當柴燒”,致使大部分的民間家具在被發現之前就已經遭到了破壞,給國家造成極大的損失,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損失。部分相關人士已經看出了“古舊家具”的價值,大量地從坊間以低廉的價格入手,但是由于這些收藏家沒有相關的技術手段修復這些被損壞的家具,導致民間古舊家具的品質參差不齊,相關技術人員應該規范古舊家具修復市場,完善對古舊家具的保護措施。
海南黃花梨聯二櫥
二、古舊家具修復與保護的重要意義
(一)傳承與振興傳統藝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將科技運用在生產生活中。許多傳統手工藝也逐漸被人們所遺忘,被世界所驚嘆的、我國引以為傲的傳統工藝已經逐漸淡出世界,悄然消逝。在對古舊家具修復的過程中,需要涉及漆藝、打磨、雕刻等,這對傳統手工技藝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是“修舊如舊”不像其他的修復,可以修復如初,舊家具需要修復到看不出損壞,在修復中需要對材料和修補過程進行做舊處理,必須嚴格按照古舊家具的原本構造進行修復。修復過程其實也是對傳統家具工藝的傳承。在傳統工藝邊緣化的今天,需要不斷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以便于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文化遺產
古舊家具承載著地域特色、民俗民居文化的特征,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建筑行業不斷得到發展,人們追求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所以在人們一次次搬家的過程中,就會不斷地進行家具的更新換代,古舊家具也隨之消失。人們開始接受新事物,追求個性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缺失,加之對古舊家具的認識程度不高,難以了解其本身的價值,就會將廢家具與舊家具混為一體,古舊家具得不到有效的保護,甚至會被人為破壞,這是極其可惜的,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在21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質量、居住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那些承載著傳統技藝的家具屬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屬于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該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國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古舊家具主要的修復方法
(一)由于自然因素導致的破壞
自然破壞的主要因素包括溫度、濕度、紫外線、紅外線等。通常情況下,溫度和濕度對家具的損害程度較小,紅外線以及紫外線長期對家具進行照曬,會導致家具干裂甚至是變形。上述因素會導致家具的漆面褪色,出現破損。除此之外,由于家具長時間無人使用,加上洪水的浸泡等,導致家具遭到嚴重的損害,家具腐朽、品相損壞,此時可以通過保守的方式保護起來,無修復的必要。
由于使用不當或者人為破壞導致家具受損,例如,經受重物壓迫導致木材出現變形、開裂等,或者由于碰撞等導致家具的角牙等出現缺失,表面由于摩擦出現的刮痕等,這些都是屬于可修復的范疇。
(二)由于物理因素導致的缺陷
家具由于重物壓迫受力不均,而表面出現嚴重變形,通常情況下,為了消除此類變形,可以采用蒸煮后冷壓陰干的措施改變家具變形的現狀,使其更加平整。其主要修復原理就是利用現代木材加工的原理和辦法進行加工和轉變。在家具中出現部分缺失,這是非常常見的,對于丟失部分,就需要相關人員重新配做,之后進行做舊處理,使其在外表上看不出缺陷,但是在做舊過程中務必把握好這個度:若家具中的對稱部分出現缺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查找原始資料,根據資料復原家具的原圖,并且在復制配件時,必須了解其歷史背景以及當時家具制作的工藝造型特征。
總而言之,古舊家具代表著我國歷史文化的精髓,屬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改進古舊家具的維修和保護工作,是為了保障古舊家具的傳承,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我國歷史文化悠久,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受到沖擊,部分人員推崇外國文化,摒棄傳統文化。因此,可以通過文化傳承,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促使我國歷史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