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天下龍城,在鬧市之中,卻隱藏著一方清凈之所,那就是位于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的純陽宮。這里有古代建筑的檐牙高啄,有空間布局的巧妙精美,堪稱古建與文物之瑰寶。太原純陽宮是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呂洞賓的道觀,呂洞賓是八仙里名氣最大的一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純陽宮里的“八仙”和“暗八仙”。
關于八仙的傳說遠早于《東游記》的記載,在唐代時就有《八仙圖》和《八仙傳》,只是其中的人物姓名尚未固定,到吳元泰寫《東游記》的時候方才確定了這八位懲惡揚善的道教神仙,即: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山西古建筑博物館藏的瑤池赴會紅木嵌琺瑯大屏風,清代。屏風一堂五扇,由紅木基座、琺瑯屏風及紅木雕花周緣組成。屏風周緣以紅木鏤雕牡丹,線條厚重,剛勁流暢。屏風主要描寫了王母壽辰蟠桃會,八洞神仙齊祝壽的吉祥場面,其中第三屏描寫了八仙過海,主要講了王母壽宴邀請八仙赴宴,途中過海,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后來八仙各憑自己的寶物過了海。后來就有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典故,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暗八仙又稱為“道家八寶”,是八仙所持的法器,由于是以法器暗指仙人,所以稱為暗八仙,這八種法器分別是:魚鼓、寶劍、蓮花、花籃、橫笛、陰陽板、葫蘆和團扇、,它們與八仙具有同樣的吉祥寓意,代表了中國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
暗八仙最初見于道教建筑之上,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傳統工藝品的裝飾。作為古典家具上十分常見的雕刻題材,暗八仙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純陽宮里,小編發現了一尊雕刻精美“暗八仙”石質須彌座臺基,共分為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五大部分。下枋和上枋上雕刻連續卷草紋,下梟和上梟上雕刻仰俯蓮瓣紋,束腰上雕刻精美的“暗八仙”紋飾,最是讓人驚嘆的是此尊須彌座為了顯示其氣度,轉角處設置角柱,角柱是四大天王力士,各個精美絕倫,身披鎧甲,形象威武不凡。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本尊須彌座上的“暗八仙”紋飾。
魚鼓
張果老所持寶物,是占卜的仙器,能知過去未來,占卜人生,暗指知天命、順天應人。
寶劍
呂洞賓隨身攜帶的寶物,能斬妖除魔,寓意鎮邪驅魔。
荷花
何仙姑所持寶物,能使人修身養性,不染雜念,同時荷花又寓意冰清玉潔。
花籃
藍采和所持寶物,據傳花籃中裝滿仙品,能廣通神明。
橫笛
韓湘子的寶物,能使萬物煥發生機,寓意生機勃勃。
陰陽板
曹國舅手持的玉板,可以靜化環境,讓人心態平和,不為外事所困擾,寓意心靜神明。
拐仗
鐵拐李持有的寶物,一般是葫蘆和拐杖,但是此尊基座上的“暗八仙”紋飾中只有拐杖。傳說是蟠桃樹的斷枝,能夠欲知晴雨、辨別寒暑,且能作為兵器使用,一般的妖魔鬼怪難以經受的起枯木一棍。
拂塵
漢鐘離手中的寶物,一說漢鐘離的寶物為團扇,但此尊基座上的“暗八仙”紋飾中漢鐘離的寶物為拂塵,傳說能讓人起死回生,有長壽和絕境逢生的寓意。
八仙和暗八仙作為中國傳統紋樣之一,共同表達了吉祥長壽的寓意,在明清時期較為流行,除傳統家具外,瓷器上也多能見其身影,常與卷草紋、纏枝花卉紋等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