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商周文明密鑰,青銅器的原料究竟是什么?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1-03-25 09:31:37  來源:《博物館里的極簡中國史》  作者:張經緯
核心提示:要了解青銅器,即便熟知器物的形狀,可以通篇翻譯金文的內容,如果不清楚一個重要環節,那你對青銅器還遠遠稱不上是真正的了解。這個環節,就是青銅器的原料來源。

  中國歷史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階段,就是商周時期。


  通過考古發現,大量周代青銅器上刻有銘文。這些文字因為刻在金屬表面,所以被稱作“金文”。周代青銅器上的金文在字數上遠超過商代(商代青銅器一般只刻有器物主人的名字,很少有長篇大論),而且都是時人為記錄某一具體事件而作,給我們了解這個時代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利簋及銘文拓片:利簋是西周早期青銅器,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戰,勝利后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并用來祭奠祖先。


  半開玩笑地講,去博物館里看青銅器,要判斷它們的價值,除了那些形狀特殊、造型罕見的以外,就靠兩個標準:一個是體積越大價值越高,另一個是銘文字數越多越有價值。


  字多價高,很好理解,金文為商周時期的歷史世界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細節記錄;器物大小決定價值,則是因為銅礦原料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珍貴資源,人們舍得花費大量材料制作器物,說明這件器物在當時就具有不菲的價值。


  而且這些經過復雜程序加工制成的器物,本身就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水平,體現了文明所賦予的力量。這也是為什么博物館里只要力圖呈現商周時代的文明,就要擺放一堆青銅器。當然,另一個原因是,這個時代畢竟離今天已有四千年之久,有機物歷時久遠,糟朽腐壞得已經差不多了,唯有這些青銅器歷久彌新,保留了當年的神韻。所以不了解青銅器,也就無從了解商周文明的底蘊。



  要了解青銅器,即便熟知器物的形狀,可以通篇翻譯金文的內容,如果不清楚一個重要環節,那你對青銅器還遠遠稱不上是真正的了解。這個環節,就是青銅器的原料來源。


  在解決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什么是青銅器?


  青銅器就是用銅、錫、鋅這三種金屬的合金制成的器物。純銅的顏色是紅色的,比較軟,加入另外兩種金屬,不但增加了銅的硬度,也改變了它的光澤。


  其中,銅是主要成分,占百分之八十;錫占百分之十多一點;鋅很少;有的還包含一些鉛。青銅器剛制成時的顏色,是比黃銅色還淺一些的金黃色,光澤度非常好。只不過因為埋藏在地下,時間久了經過氧化,出土時變成了銅綠色,才有了“青銅”這個名稱。如果進行除銹處理,還是可以還原成黃澄澄的色彩的。



  江西新干商城青銅禮器出土現場:在這座商代大墓中,總計出土青銅器475件,是長江以南地區最大的商代考古發現。當地青銅業之發達,亦可見一斑。


  在中國歷史上,青銅器主要出現在商周時期,到戰國時代就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了。我們在博物館里見過很多商周青銅器,有禮器,也有兵器。禮器就是在葬禮、加冕禮上使用的器具,比如大鼎、酒樽,兵器自然就是劍、斧、箭鏃等等。還有一些器物不太容易分類,比如車馬上的銅制部件等。馬車和兵器,能讓我們想到中國北方平原上的古代戰場。今天博物館收藏的青銅器,大多數確實是在中國北方出土的。


  然而,根據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含量非常少的鉛元素,考古學家發現,那些鑄造青銅器的原料,其實來自南方,尤其是今天的江南,即長江中下游地區。



  吳王光戈:戈上銘文為“攻敔王光自用”


  現代出土的青銅器中,很大一部分含有的鉛元素,不是普通的鉛,而是一種具有一定放射性的鉛同位素。這種微量的鉛同位素,很可能是在銅礦開采時就和銅礦石伴生在一起,在冶煉過程中也未能去除。按照這一特征,冶金考古學家比對了今天中國境內所有銅礦的元素構成,于是就找到了古代青銅器的原料來源。


  解開了這個問題還遠遠不夠,因為銅礦石雖然產自南方的古銅礦,但商周青銅器是在北方鑄造的。那么,這些銅礦原料從南方來到北方的歷程,就構成了一部商周時代的歷史。


 
標簽: 青銅器

本文標題: 商周文明密鑰,青銅器的原料究竟是什么?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0368.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武胜县| 德清县| 辛集市| 东海县| 莆田市| 五河县| 新宾| 怀化市| 肃南| 定州市| 仙游县| 壶关县| 乌兰察布市| 大渡口区| 金华市| 新民市| 虞城县| 荆门市| 册亨县| 南投县| 绥芬河市| 登封市| 新乡县| 八宿县| 沧源| 莱西市| 白山市| 临沭县| 长宁区| 凉城县| 弥勒县| 陆良县| 河东区| 广水市| 张北县| 庐江县| 龙南县| 乐清市| 泽普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