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天下,四海為家。特立獨行的客家人在他們事業有成時,不忘桑梓、感恩祖德,在家鄉興建了別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式住宅樓宇。這些“中西合璧”式的“華僑屋”,不僅因為雄渾和精美而聞名遐邇,而且成為華僑輝煌創業史的見證,而今也成為梅縣城鄉中的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
接下來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程江鎮車上村蘆陵中西合璧風格的客家古民居建筑——輯瑞廬。
輯瑞廬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程江鎮車上村蘆陵岌。建于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由旅馬來西亞怡保錫礦主梁典元興建。坐西向東,為中西合璧式,平面布局為三堂四橫的客家屋式;總面闊61.1米,進深88.3米,占地面積約5050平方米;合瓦屋面,為混凝土與土木石二層結構。
正門前檐廊采用六架梁卷棚頂,面闊三間,石柱高,木雕獅形柁墩、雀弟,浮雕彩塑工藝精美;后檐廊為三架梁卷棚頂;門額由清末榜眼采用朱汝珍提書“輯瑞廬”。
正立面為連劵式柱廊,柱廊采用三架梁卷棚頂,富有特色。右側設外門樓,面闊三間,木軒棚,立柱高,山墻高。
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堂前設木軒廊,獅形斗拱,抬梁式梁架,瓜柱。屏風木雕,浮雕裝飾富麗、端莊。左、右外橫屋二樓平面采用天橋連接,突破傳統走馬樓形式。該廬對研究梅縣近代僑鄉客家中西合璧式建筑的演變具有一定價值。
作為歷來極其重視光耀門庭的客家人,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客家人對文化的追求和對文化人的推崇和敬重,該樓于2012年2月被公布為梅縣不可移動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