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家具流行至今已有七八個年頭了,但這次東莞、深圳、廣州這三個展逛下來,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新中式依然風頭正盛。
不論是做傳統紅木家具的企業,還是做現代實木家具的企業,甚至做板式、軟體家具的企業,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新中式品牌/系列。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樣一來,新中式再也不是小眾風格。隨著新中式家具的市場份額的逐年攀升,新中式已然成為當下的市場主流。
從這屆廣東展上,我們可以看到新中式家具普遍呈現出幾大態勢:
01、新中式家具變得更自然了
展會上聽到有人說,今年的新中式家具怎么越來越不像中式家具了。換句話說,就是中式意味不那么明顯、直白了。
這是因為,早期的新中式家具,更多的是對傳統的中式元素和符號的簡單模仿或復制,所謂新中式仍有點浮于表面。而如今的新中式家具,更注重發掘中式文化內在的精神特質,最終通過現代的詮釋,糅合出全新的設計語言,使得產品本身沒有那么強烈的中式視覺符號,但整體卻愈發有了中式味道。這種新中式,更接近于精神層面的借鑒與傳承。
如今的新中式家具風格,相比于剛興起時的刻意和用力過猛,顯得更加隨性和自然而然。這無疑是一種成熟的表現——既是新中式風格本身的成熟,也是消費市場的成熟。
02、新中式家具更趨于極簡了
這屆廣東家具展,可謂是遍地極簡——現代中式極簡、意式極簡、美式極簡、北歐極簡等等。新中式也不一例外地搭上了極簡的列車,以一種更接地氣的態勢呼嘯而來。
我們說,風格的變化,往往離不開時代的發展和經濟形勢的變化??v觀歷史的發展,似乎每到經濟危機時,簡約風格便成為潮流。如2008年金融危機,當年的流行趨勢就以簡約風格為主,黑色、白色等顏色熱賣。而2020年疫情至今,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家具極簡風再度流行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新中式更趨于極簡,并不意味著更簡單。相反,更注重細節和品質。
越是看似簡單的產品,生產制造越復雜,新中式極簡的制造對原材料的應用及生產工藝要求非常高,沒有過硬的技術根本做不出來。即便是做出來了,但是品質很粗糙。亦或者是做出來了,但是耗費大量的成本,產品性價比不高。目前,真正有質量保障,還能做到高性價比的,不多。經銷商在決定做新中式極簡風的產品時,要理性考察和選擇。
03、新中式家具不再“粗大笨”了
展會上,新中式家具很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體量上變得更輕盈了。
究其原因:上一代的新中式家具主流消費人群基本是50后、60后、70后,他們選擇新中式家具的決策因素,主要依據的是產品材質和價格,所以廠商們認為只有把家具做的“粗大笨”才能證明用料足,才能證明自己的比別人的貨更真價更實,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所以,我們會發現市場上看到的新中式家具,幾乎每一家的產品都用料很足,而且一家做得更比一家“粗大笨”。
但隨著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新一代新中式家具消費者的崛起,新中式家具一改“粗大笨”的形象,向著更加現代簡約的審美方向發展,體量自然變得更加輕盈。
04、新中式家具“軟包化”了
這次展會還可以發現,新中式家具的木料用得越來越少,軟包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果說早幾年新中式家具上的軟包只是點綴,那么如今的軟包已然成為新中式家具的主體構成。
曾經一度,新中式家具是被年輕消費者們所抗拒的,因為產品普遍都不夠舒適,甚至毫無舒適度可言——靠在硬邦邦的床頭上,后背直冒涼氣;坐在冰冰涼的椅子上,不得不放一個坐墊;也沒什么設計感,更別提時尚高顏值了;再一看價格,還貴的要死(因為用料足)。
有數據顯示:疫情之后軟體家具的市場需求飆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間人們居家時間變長,使得家具的舒適性愈發被人們所重視。加之年輕消費者本身更注重享受生活,更青睞舒適性更佳的軟體家具。這也從市場角度預示了新中式家具走向“軟包化”的必然。
現在的新中式家具大大增加了軟包的配比,不僅提升了舒適度,而且由于軟包本身的不同材質、顏色和肌理還大大賦予了家具時尚感。
可以說,新中式家具的“軟包化”是迎合新一代年輕新中式家具消費者對舒適度和時尚度需求的必然趨勢。
05、新中式家具細節更耐看了
這屆展會上新中式家具給我的感覺是,更耐看了。因為,廠商們開始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做起了文章。
比如沙發的背面,早幾年的沙發幾乎不管背面的,因為反正要靠墻嘛,現在很多沙發背面都做了木雕、皮雕等裝飾。還有座椅的邊角、衣柜的里面、桌子的底下等等不起眼的地方都有讓人驚喜的細節處理。
原因是:一方面消費者更加務實了,他們不再盲目消費一種風格,更注重撇去風格華麗外衣下的產品本身的品質;另一方面,新中式家具發展到現在,產品外觀基本上大同小異了,可以拼殺的陣地就是品質(當然,還有價格,但打價格戰是下下策,品質之戰才是王道)。新中式家具企業被市場倒逼著向品質化的方向轉型和提升。
06、新中式茶室家具風景獨好
這次展會上,在爭奇斗艷的展館內,新中式茶室家具簡直就是一股清流,讓人在人潮洶涌中覓得片刻寧靜與平和。
茶室家具雖然是個細分領域,但是近幾年的市場份額在逐步增加。因為不論你家里是什么裝修風格,只要有茶室或者飲茶的需求,必然需要茶室家具。茶文化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也是人們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的事物。隨著中式生活方式的回歸,人們對茶室家具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茶室家具還可以依托于茶文化,以茶為平臺,搭載與中式生活相關的琴棋書畫等技藝,營造現代中式生活雅集。
展會上還有幾家以竹材制作的新中式茶室家具,顯得更加與眾不同,吸引了很多觀展者。在大部分家具企業都追求產品體系大而全的局勢下,有那么一些廠家另辟蹊徑,專攻茶室家具這個細分領域,并且幾年堅持下來成績斐然。
07、新中式全屋定制時代來了
這次參展的頭部企業,無一例外幾乎都推出了全屋定制系列。展會方甚至專門設置了幾個館作為全屋定制館,比如東莞展的4.2號館和8號館,一進去,整裝的SLOGAN撲面而來。
不難理解,因為隨著家具消費市場格局的改變,全屋定制作為家具企業前置獲客的入口,市場會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成品家具的市場份額將受到擠壓,倒逼家具企業轉型或增加全屋定制業務。
新中式家具企業們也都打出了全屋定制的旗號。但目前真正能做到全屋定制的,并且能做好的,并不多。有的做了一面墻的柜子,就說自己可以做全屋定制了,有的整合了木門、樓梯等資源就說自己可以做全屋定制了。且不論做的好不好,地不地道,有個問題值得深思,就是——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做全屋定制。
撇開資金實力和生產實力不談,且看設計能力和行銷能力這兩樣。全屋定制家具高度依賴行銷獲客或者線上利用免費設計獲客。如果你的經銷商都是坐銷模式的店,既沒有行銷能力,也沒有設計能力,難道僅僅因為你做了一個定制品牌,消費者就會選擇你嗎?
面對新一輪的趨勢變化,家具經營者們面臨的選擇多且復雜,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以及擁有敏銳判斷當地市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