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廣府城,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東北45華里滏陽河畔的永年洼里,歷史上曾為曲梁縣、廣平郡、武安郡、廣年縣、永年縣、洺州、廣平路、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自古人稱“北方小江南”,也稱永年城、廣府古城、水城、太極城等,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廣府古城坐落在面積達4.6萬畝的河北省三大洼淀之一的永年洼中央,圍繞廣府城墻四周是環繞5公里的護城河。四面環水,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地勢北高南低,水能自流,洼淀常年積水,歷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產養殖場。古城周圍蘆葦蕩和荷花淀眾多,荷花淀在北方還是不多見的,每到夏季,萬畝荷塘爭奇斗艷,蘆葦蕩蜿蜿蜒蜒迷宮似的水道猶如一個“龍”字。
歷史上廣府古城墻作為中國傳統古城的軍事防御設施,其甕城、角樓、馬道、城門洞、千斤閘、城門樓都有保存或遺跡存在,是中國古城墻營造技術和布局的體現,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學價值和美學欣賞價值,在中國古代城墻遺存中占用重要的歷史地位?,F存城墻為明代時重修,高12米、寬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里。城墻保存基本完整,總周長有九里十三步之說。
古城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不過唐時為土城墻并初具規模,到明朝嘉靖年間,修砌了磚城,又增修了四座甕城。四甕城和四城門,每道城門上都建有城門樓,四個角有角樓。城墻上有二十六座鋪舍,一千五百七十二處垛口。城外的護城河,兩岸遍植垂楊柳,由四座吊橋溝通內外,形成一座堅實的城堡。
現僅東門和西門存有甕城,城門樓和角樓均不復存在。城墻為正方形,這在中國古城歷史上是少有的。古城的護城河,寬度達到140米,這也十分罕見。在中國來說,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見的。
古城歷史悠久、景點眾多,城內外共有名勝古跡三十多處。城內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小巷道,縱橫分布著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故居,清暉書院、城隍廟、文昌閣等景點。城外有弘濟橋、毛遂墓、黑龍潭等景點。
這里有氣勢宏偉、古樸滄桑的古城墻;有端莊秀麗、結構獨特的弘濟橋,號稱趙州橋的“姊妹橋”;有歷經風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閘――現仍在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明代水利設施;有建于隋唐時期、用于戰略防御的藏兵洞等。這里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
古城歷史上曾吸引了無數的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流連忘返。歷代名人輩出,出將入相,并且在書法、醫學、詩詞、謀略、卜算等方面涌現出眾多歷史名人,且著述豐富。民間藝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創造出來的豐富多彩的藝術表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