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商周時期藝術文化的研究之上,青銅器是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直接反映出當時人們的信仰和審美。這些原始而莊重的器具在商周人們的宗教和禮儀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人們在探索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體現。
青銅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我國至今發現的歷史最為久遠的青銅器為甘肅東鄉馬家窯文化林家遺址之中出土的青銅刀片;其后,在山西襄汾龍山文化陶寺遺址之中出土一枚紅銅鈴。我國早期的青銅器大多出土在河南、山東、甘肅等地,大多是刀、斧等生產工具。而我國史料之中對于青銅器紋飾的較早記載是在《呂氏春秋》之中:“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青銅器的紋飾不同于明清時期的器具的吉祥紋飾,它們更加神秘,更加凝重。而作為青銅器鼎盛時期的商周兩代,因為鑄造青銅器的技藝已經相對成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無價瑰寶,并給我們留下了研究商周文化的翔實資料,彌補了這個時間段文字資料的不足。今天我們就以商周青銅器為例,探索商周匠人們在修筑青銅器時賦予它們的虔誠信仰和藝術情懷。
獸面紋
如今我們在博物館中,所看到的最為典型的紋飾就是獸面紋,也就是《呂氏春秋》所記載的饕餮紋。獸面紋大多以鼻梁為中線,眼睛夸張,雖然也會有獸爪、身軀的表現,但大多突出面部正面的造型。在對青銅器的研究史上,這一類紋樣皆被統稱為饕餮紋,后來馬承源先生指出,僅僅以“饕餮紋”來概述這一類紋樣的特點并不合理,而是以“獸面紋”來概述。
這段時期獸面紋的最典型特點就是夸張的眼部線條,如果雕琢在龐大的青銅器之上,便會給人以震懾之感。這不禁讓人想到三星堆文化遺址之中,對于人物眼部的特寫。眼睛對于我們的祖先來說,代表著對天地的探索和對未來的希冀,眼睛即為太陽,太陽便是光明和希冀,這也是獸面紋夸張的眼部紋飾帶給我們的謎題和思考。
那么為什么會在這段時期出現了獸面紋呢?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獸面紋大多是雄性牛羊等頭部的圖案,根據史料之中記載,在當時人們用來祭祀神靈的動物是不能用母獸的,特別是懷孕的母獸。所以這些獸面紋可以理解為是先民為了取悅神明而刻意繪制的犧牲形象。當然,也有以人面作為題材的青銅鼎,說明在當時依舊有部分地區保持著以奴隸或者戰俘來祭祀神明的習俗。
龍鳳紋
龍鳳紋飾一直是我國古典紋飾的典型,到了封建時期,一直作為皇家權力和吉祥富貴的象征。
龍的起源非常早,考古研究者最早發現的龍紋是在興隆洼文化遺址上,距今已經有了8000年的歷史。而在商周的青銅器上的龍紋和我們經常見到的體態有所不同。同獸面紋一樣,這些龍基本上還是以面部為主,以鼻子為中線,眼睛夸張,身體盤曲成環狀。龍的紋飾到底從何而起,雖然學者提出的推測眾多,但始終無法統一。
對于我們先民來說,龍這種神物,伴隨著氣象異變,比如風雨、洪水等,而且具有諸多動物的體態特征,比如蛇、鱷魚等。由此可見,商周時期青銅器龍紋的出現,本身就是人們與自然界抗爭之時所留下的精神財富,人們對龍的崇拜并非出于對自然災難的恐懼,而是出于對反抗力量的崇拜和追求。
相對于龍,鳳鳥也是常見的一種紋飾題材。鳳鳥大多羽翼豐滿,形態優雅,多為昂首或者回首的姿態。對于鳳鳥的崇拜很顯然還是來源于最原始的部落圖騰崇拜,特別是南方楚地對與鳥類極為推崇。雖然我們現在統稱為鳳鳥,但在當時各地青銅器的鳳鳥形象差別很大。鳳鳥意象的意義要比龍復雜許多,根據史料,鳳凰不僅僅是太陽的象征,也早早具有了吉祥的寓意。更有學者認為,在西周,鳳鳥紋飾便是周禮精神的象征,從西周初期開始,青銅器上的獸面紋已經漸漸減少,鳳鳥紋飾越來越多,被學者稱為“鳳紋時代”。
野生動物紋樣
除了犧牲和神獸,自然界與人們關系密切的動物也是常見的青銅器題材。在這段時期青銅器的常見題材,最為典型的有老虎、蛇紋等等。
老虎作為力量的象征,在野獸中堪稱佼佼者。而老虎額頭上的“王”字,讓他具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將老虎的紋樣鑄造在青銅器上,是先民想要以力量威懾他人,彰顯王權的至高無上和森嚴的禮儀制度。
蛇看起來十分恐怖,而對于以農耕為主的先民們來說,蛇的身上有著令人崇拜的魔力。首先,蛇冬季冬眠,春天重新蘇醒,對于先民來說,蛇和蟬一樣,是具有重生力量的神奇動物;蛇也是極具生育能力的動物,原始時期就是先民生殖崇拜的象征;最后,蛇是鼠類的天地,是農作物的保護神……青銅器上的蛇紋,映射的是人們對于人丁興旺的期望和對農業豐收的祈禱
水火天象
我們的先民已經認識到,水源和太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源泉。同樣,無法解釋的雷電或者天災,都讓他們產生了沉重的畏懼感。在青銅器紋樣的表現上,太陽是以抽象的火焰紋出現的,同樣,也會出現簡明概括的十字紋和“萬”字紋。同樣,對于雨水的崇拜也體現在青銅器的鑄造之中。這里不僅僅有象征著雨水匯聚的波紋圖樣,還會有雷電等等抽象的紋樣形象。
太陽和雨水的表達,亦可以回歸到“龍”、“鳳”的形態之上。而云紋和雷電,則更作為龍鳳紋的襯托和,顯示出神獸的神秘縹緲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看起來猙獰的神獸帶來的壓迫感。
商周青銅器之所以神秘,在于它們的紋飾大多反映著古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
無論是是具象的動物紋樣或者根據想象重新集合的神獸紋樣,以夸張的形態表達對神明的追崇、對豐收的祈禱、對力量和勇敢的向往……商周青銅器的每一個紋飾,都和我們先民的農業生活息息相關。同樣,在這這段時期的青銅器上,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原始居民的精神風貌,繼承了原始藝術的精髓,是無盡的藝術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