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窯位于今福建德化,作為著名的瓷窯,是福建沿海地區古外銷瓷重要產地之一。發現由宋到清歷代窯址達一百八十處,重點發掘了屈斗宮、碗坪侖兩處窯址。德化瓷器是中華陶瓷燒造中的藝術珍品,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發展。
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其特征為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因此甜白釉有“豬油色”“象牙白”之稱,享有“中國白”的美譽。以白瓷塑佛像聞名,其制作細膩,雕刻精美,造型生動,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藝術創造力。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間《福建通志》中,在記載德化著名瓷雕藝術家何朝宗時,有如下記載:“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
這是清德化窯的文昌帝君像,文昌帝君居中端坐,峨冠博帶,神態矜持;左右協侍為文曲星和魁星,座前還有二童子一臥馬伺候。文昌帝君主宰人間功名文運,是古代讀書人供奉膜拜的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