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素有“衣冠之國”的美稱,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服飾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美學意蘊。
其中龍袍就是中國古代集工藝、材料,以及人文思想為一體的服飾代表作。
圖|黃紗繡彩云金龍單龍袍故宮博物院藏
所謂龍袍,既是因為“真龍天子”所服,也確實在上面織繡著許多龍的紋樣。
它不但形制、顏色非常講究,就連衣服上的花紋都規定得極其詳盡,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十二章紋”。
龍袍十二章紋
十二章紋具體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種圖案,各有不同的寓意。
“日”即太陽,太陽當中常繪有三足金烏,這是漢代以后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于“日中有烏”、“后羿射日等一系列神話傳說。
“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蟾蜍或圖案,取材于“嫦娥奔月”等優美的神話傳說。
“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
“山”即群山,其圖案即為群山形,代表著穩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龍”為龍形,是一種神獸,變化多端。象征帝王們善于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
“宗彝”即宗廟彝器。作尊形,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通常是一對繡虎紋和蜼紋,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
“華蟲”即是“雉”。“華蟲者,謂雉也……雉是鳥類,其頸毛及尾似蛇兼有細毛似獸”。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
“藻”為水藻,為水草形,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
“火”即火焰,為火焰形,象征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鹧紫蛏弦灿新适咳豪柘驓w上命之意。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象征著皇帝社稷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
“黼(fǔ)”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象征皇帝做事干練果敢。
“黻(fú)”是黑青相次的“亞”形,代表著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
龍袍的織造
其實,皇帝主要的龍袍朝服都是用南京云錦織造的,并且也是由明太祖最早設立的織造機構。
在織造圖紋中,南京云錦常常會用到吉祥云紋。這種傳統紋樣由四個云朵組合在一起,各朝一個方向作回旋狀。東西南北,四方聯合,象征著祥和和統一,它與“六合同春”的含義基本相同。
龍袍的制作是非常復雜的??椩煲患埮鄣拿媪希枰凑辗频囊幎ê蛨D樣,根據皇帝的身材確定龍紋的位置,以及各部分花紋的大小方位。
一件龍袍的用料,就是一匹云錦料??楜埮圩钅茱@示南京云錦的特色。
一般的織錦是以花紋的反復連續為單元,編結花本小者幾厘米,大者幾十厘米,超過一米的不多。
但是,一件龍袍的花本長達170多米,可見其難度和耗工費時。
在禮制的要求下,中國人的服飾從樣式、花紋到色彩,都要以皇帝為至高無上的中心來擬定。
不同的階層有著不同的服飾,不同官職的官員穿著不同的官服,絕對不可以隨意穿戴。
因為“云錦”之名的金貴,皇帝使用它來織造龍袍,以示君臨天下、唯我獨尊。
在往時的南京,不論是官府織局還是民間機房,一般不能使用“云錦”這個名稱。元明時代,云錦的織造大都由官府織局壟斷操辦,民間個體經營的“小機織”不多。
清代時有所改變,但在經營規模上受到嚴格的限制。清初規定,民間機戶開機不得超過百張,超過的不但要申請批準,并且需要交很高的稅金。
皇帝的龍袍既是封建社會帝王權貴的化身,也是南京云錦名揚千里、富麗堂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