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中國男人正裝以西裝為主,可是西裝不過是500年前英國王室服裝演變而來的。中式服裝比他更講究,中山裝、唐裝都是古典服裝改良而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中國男人怎么穿才叫帥。
秦朝男子比較流行深衣,是一種大襟窄袖的袍子,就像現(xiàn)在的連體睡衣一樣,由于戰(zhàn)亂,為了騎馬方便,褲子首先在游牧民族當中被發(fā)明。
褲子的流行是在漢朝,一開始漢朝男子穿的褲子叫管褲,管褲沒有褲襠,直到漢昭帝時,皇后為了阻撓宮女與皇帝親近,就買通醫(yī)官以愛護漢昭帝身體為名,命宮中婦女都穿有襠并在前后用帶系住的“窮褲”,也稱“緄襠褲”,以后有襠的褲子就開始流行。漢代男子所穿窮褲,褲襠極淺,很像現(xiàn)在的低腰褲,穿在身上甚至會露出肚臍。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這個時候戰(zhàn)亂連連,文人精英逃避現(xiàn)實、崇尚男色,穿得寬松飄逸也是表示對殘酷戰(zhàn)爭的一種叛逆。
從敦煌壁畫和著名的《步輦圖》可以看出唐朝百姓和貴族服裝呈現(xiàn)兩極分化,百姓流行穿半臂,半臂也就是短袖外套,方便勞作。而貴族男子的袖子卻長及膝蓋,表示有人伺候凡事不用自己動手。
現(xiàn)在唐代電視劇愛鬧的笑話是皇帝帶頭巾,這種頭巾學名叫“折上巾”,事實上這種頭巾在唐代是平民百姓才戴的,貴族帶冠,皇帝帶冕,冠冕堂皇就是從這而來的。另外唐代皇帝愛穿黃色,此時黃色成為皇家專用色。
但到了宋代,皇帝更愛大紅色,朝服一律大紅袍,平時常服才穿黃色。宋代特別講究服裝顏色,北宋法律規(guī)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色或白色的粗布衣服。
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穿錦袍,當時的時尚男人的標志是手中一把絲綢折扇,一年四季都不離手,夏季用來扇風納涼,其余時候用來遮蔽塵土,發(fā)揮現(xiàn)代口罩的功效。宋代底層男性流行綁腿和扎褲腳,這種穿著上的運動風不知是不是與宋代民間流行蹴鞠有關系。
元代實行民族等級政策,各民族在服裝上就各行其是。漢族普遍沿襲宋唐穿衣風格,而蒙古貴族們保持著喜愛皮草、酷愛戴帽的漠北穿著風格。元代皇帝的帽子特別多,基本做到了每套衣服都有專門搭配的帽子,其中甚至有綠色帽子。充分證明這個時候綠帽子還沒有現(xiàn)在的貶義。
明朝建國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官吏戴烏紗帽,穿圓領袍。我們常常聽說的烏紗帽在明朝才開始走紅。明朝皇帝十分寵信一群男人,他們武功高強,忠誠神秘,還統(tǒng)一穿著當時最帥氣的衣服,他們就是錦衣衛(wèi)。
錦衣衛(wèi)最早是御用儀仗隊,所以服飾華美。他們身著飛魚服甚至是麒麟服,麒麟服可是公、侯、伯、駙馬才有資格穿的禮服。他們佩戴的繡春刀全為御賜,其他人不能擅自佩戴。但因為錦衣衛(wèi)是直屬皇帝的特務機構,這一身帥氣打扮在明代卻代表著恐怖與死亡。
清朝最流行男裝叫馬褂,清朝皇帝一高興就御賜皇馬褂,特別值得提醒的是,現(xiàn)在代表中國風的唐裝,并不是唐朝服裝,而是由清朝的馬褂改造的,連袖,對襟,盤扣,這都是滿式馬褂的特點,后加入了立領和西式剪裁。成了現(xiàn)代唐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