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都是北方的少數民族,但是每個民族對于圖案美學的理解各有不同,服飾圖案的審美是情感和理解的闡述,比如他們各自對于自然的理解,對于本族文化接受的程度不同,從圖案中都能展現出來,本文主要分析這幾個民族在服飾圖案美學中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一、少數民族服飾圖案的內涵認知
服飾內涵是中原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分析各個不同民族的相同之處,反映出各個民族的審美理解以及創造能力,這些都是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民族文化,雖然民族、信仰和生活習性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對于生活向往的美好,對美和藝術的研究都是相同的。
審美對于各個民族來說并沒有固定的標準,民族服飾圖案也沒有固定的樣式,但是都表達了各自的不同理解。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生產中,人的審美意識在不斷的進步,這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前提,服飾是展現民族風格的最佳體現。
女真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從不同的視角給中國傳統民族元素帶來了不同的理解,這對于中國傳統圖案的整合,他們都做出了各自的貢獻。在研究他們各自的異同時,是對黑龍江省圖案藝術的總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有效動力,更是總結傳統文化的良好契機。
二、少數民族服飾圖案內涵的特點
少數民族的服飾本身就富有民族感,風格獨特的形式和圖案使少數民族的傳統有著深刻的內涵,這些內涵有以下特點:1.傳承和創新性服飾圖案具有對傳統傳承和創新的特點,在少數民族文化中,他們有著各自民族特色的審美意識和情趣,這從服飾圖案中都能折射出來;他們的圖案都是傳承前人和結合自身特點創新的東西。
2.廣泛性服飾圖案的內涵還有深刻影響和廣泛推廣的特色,就是說服飾文化都是從各個民族的交流和實踐中獲得。同時也是推動本民族的良好機會。3.獨特性服飾圖案內涵有著創新和藝術認知,衣食住行是各個民族分不開的,生活社會實踐的發展,我國數千年的服飾文化將服飾作為道德倫理、政治社會的附屬品,更注重服飾精神文化的作用。
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服飾圖案都記載著,從這里看到勞動人民創造著文化、創造著文明、創造著藝術。本著這幾個內涵,找出各個民族服飾圖案的內涵,也就找到了黑龍江民俗文化的特點。
三、各少數民族服飾圖案的比較
1.女真族服飾圖案特色
女真族的組合圖案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從女真族服飾圖案的紋飾類型中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紋樣龍紋、花卉紋等類型之外,還有梅花紋、菊花紋、荷花紋、萱草紋、牡丹紋、蓮紋等。金錦紋中繡著暗花和小碎花,低調中透漏著時尚;平實中體現著華麗,色彩多喜歡白色和褐色,黑色和紫色,這些多都是自然的顏色,在騎射中起到保護的作用。
2.赫哲族服飾圖案特色
魚皮衣。赫哲族人長期過著有魚相、與魚共生的生活,對魚和水產生了深刻的情感,他們熱愛這片土地,對魚有很深的崇拜,愿意把魚皮穿在身上,魚皮服飾已經成為了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標志,及時到現在依然是他們津津樂道的文化。這就是赫哲族引以為傲的魚皮服飾,充滿了民族風情。
“云紋”和“水波紋”。赫哲族人的魚皮衣上多使用“水波紋”和“云紋”的圖案,繼而用水波紋和云紋進行變化形成螺旋紋和回旋紋,也經常出現在魚皮衣上,其結構緊湊的圖案形式,充滿了浪漫色彩。圖案元素的各種搭配和變化,重復和變化形成的圖案成為赫哲族別具一格的特色圖案。從中可以看到赫哲族人的審美意趣。
3.鄂倫春族服飾圖案特色
服飾上圖案更加多姿多彩,特別是其剪紙圖案,鄂倫春族的剪紙藝術發達,工藝精巧,具有很高的水平。剪紙圖案出現在女裝的領周圍、開叉飾和毛皮衣領背面等地方,形態各異、生動自然,有云紋、鹿和鹿角形紋、花草樹木等。
許多圖案有著很深刻的象征意義,男人服飾開叉上的中間的尖形,下方兩邊是圓形旋轉的圖案,象征著男人打獵時英勇威武的形象,還有其多變的圖案,手套上面的鹿頭型圖案,都形成了鄂倫春族獨特的圖案形式。
4.達斡爾族服飾圖案特色
精致、艷麗的圖案風格是達斡爾族圖案最顯著的特點。達斡爾族是這幾個民族比較先進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促使其民族的服飾圖案也很精致,改變了其他民族單一簡單的圖案形式,圖案的樣式豐富技藝精湛,高超的繡花技術也在服飾中展現,圖案的內容多樣,和滿漢文化的樣式非常相近,平面構成圖案種類多樣,形成一種色彩艷麗、華麗富貴的服飾風格。
5.女真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圖案的異同
相同之處——獸皮服飾。各個民族在黑龍江這個獨特地理環境里生活,“冬季漫長,夏季短暫”都會利用本土的文化來生活,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女真族生活在黑龍江省阿城地區,長期處于漁獵生活,獸皮服飾是女真族人的主要服飾。
赫哲族生活居住在三江平原和完達山余脈,漁獵是赫哲族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以捕魚為主,狩獵為輔。魚皮和獸皮類的服飾是他們最常見的服飾。鄂倫春族居住在大小興安嶺地區,被大量的森林覆蓋,這里有豐富的物質資源,他們的服飾多以狍皮,冬天穿大毛;春秋穿青毛;夏穿紅毛。所以獸皮服飾也是此民族最重要的服飾。
達斡爾族在松嫩平原和大小興安嶺一帶居住,其生產方式除了漁獵為主,其生活方式決定了其服飾也是依靠獸皮。所以這幾個民族相似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狀態。
對于獸皮的制作四個民族也有著類似的制作工藝,對于服飾圖案的寓意的認識也非常相似,對圖騰的崇拜;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然界和生活環境的熱愛。對于自然界色彩的認識(如藍色代表藍天,綠色代表植物、代表希望,彩色代表彩虹)也很相似。
不同之處——藝術風格。女真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相同的勞作形式、民族習慣、信仰觀念和審美價值決定了他們有著許多相同的地方,但是畢竟他們屬于不同的民族,民族信仰和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不同的審美標準。
民族發展過程中也有或多或少的差異,這是比較明顯的自然規律,社會文化和審美意識的進展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決定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有所不同,這些都能反映在服裝圖案上,所以各民族圖案文化各有不同。
女真族的服飾有簡約、低調、純美的藝術風格,由于女真族服飾外形更具備北方騎射的特點,“左紉,窄袖、吊敦、大口褲、尖頭靴”等。圖案喜歡金錦紋、梅花紋并使用橫排豎排規整排列,低調中透漏著華美。這些都是女真族服飾顯著的藝術風格。
赫哲族服飾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魚皮文化。其充滿夢幻的“云紋、水波紋”,是他們一直追求的,他們善于利用周圍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來發明和改善自己的生活,從中找到適合自己民族的藝術風格。
鄂倫春族服飾圖案喜歡剪紙類型的花形,簡練抽象的藝術風格,圖案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樺皮圖案是其最獨到的創意。達斡爾族是這幾個民族中最先進的民族,他們精美的圖案制作工藝和精湛的服飾開發流程都達到了極其高端的境界。服飾圖案富麗堂皇、色彩艷麗。
四、服飾圖案與藝術設計的交融
金代女真族服飾以其獨特的民族語言詮釋著民族文化,他們有著自己的審美觀、藝術觀、價值觀,從而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女真族服飾圖案和其他民族的藝術形式一樣值得傳承和保護,讓這種黑龍江的地域文化推廣到各個地域,讓其了解女真族獨有的語言。
從橫向研究金代女真族服飾文化的整合性發展,認為金代女真族服飾文化整合性發展具有不平衡性、跳躍性、漸進性和強勢性等特性,對現階段研究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發展歷史有一定意義。雖然現在關于女真族服飾方面的文獻和出土文物不多,但是并不影響這個民族對中國乃至世界的份量。
從現代服飾設計中、標志設計中、室內設計中、裝飾文化中依然能看得出女真族藝術文化的一些影子,中國的文化要走向世界,現有的文化是遠遠不夠的,要挖掘更多的民族藝術的種子,使之發揚光大,女真族服飾圖案的藝術在現代設計中透漏著穩步前進的步伐,其藝術特色和現代設計中的簡約主義風格不謀而合。
本文主要介紹了女真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服飾特色,分析了這幾個民族服飾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服飾圖案蘊含的內涵是博大精深的,各個民族都把自己獨特的審美記錄在服飾圖案里面,把各自的夢想都用圖案放飛,一個個圖案出神入化,他們把它穿在身上,似乎美好的愿望就會實現,審美的意識從他們創造的圖案中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