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
白族的服飾文化深受南詔、大理國等文化的滋養,兼顧了實用和美觀,給人以得體、大方、端莊、個性、華麗等等舒服的感受,白族尚白,在服飾中,素以白色主基調的服飾為美。而白色,在色素中,給人的色感是“明快、純真、清潔、高雅”。
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一般纏白色或藍色包頭,上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下穿白色、藍色長褲。洱海東部白族男子則外套麂皮領褂,或皮質、綢緞領褂,腰系繡花兜肚,下穿藍色或黑色長褲。出門時,常背掛包,有的還佩掛長刀。
白族女子服飾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帶多用繡花布或彩色毛巾纏頭,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襯結紐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短圍腰,下穿藍色寬褲,足蹬繡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于后或盤辮于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蘊含著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語,它就是:風花雪月。解釋: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墜耳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