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是中國西南歷史悠久的一個(gè)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著的濮人,自稱“烏”,他稱本人,俗稱“花濮蠻”。從日老(今保山)遷來勐底(今施甸),現(xiàn)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擺榔兩個(gè)鄉(xiāng)。
布朗族婦女織的“青婆羅緞”為瀾滄江兩岸群眾所喜愛。而怒江兩岸的布朗先民用木棉紡織的“桐華布”則以潔白柔軟聞名。
布朗族穿著簡樸,男女皆喜歡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婦女的衣裙與傣族相似,上穿緊身短衣,頭頂挽髻,用頭巾纏頭,喜歡戴大耳環(huán)、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
女子上著左右兩祚斜襟窄袖黑色小褂,小褂為圓領(lǐng)、緊腰、寬擺,短及臀部,在左肋下拴線打結(jié),已婚婦女用黑色布料,未婚姑娘喜淺藍(lán)色或白色。里衫為無袖貼身夾衫,下穿兩條筒裙,內(nèi)裙為白色,外裙有兩色,臀部以上為紅色橫條,腿下為綠色或黑色,用布條或花邊鑲飾。未婚婦女用黑或藍(lán)布包頭;已婚婦女梳發(fā)髻,插銀簪,頂端鑲3顆棱形玻璃珠,下系銀鏈,纏包頭。婦女戴銀耳環(huán)、項(xiàng)圈、手鐲等飾品。由于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在布朗族年輕一代中,有不少人改穿漢裝、傣裝等。但傳統(tǒng)民族服裝仍獨(dú)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