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也稱“崩龍族”,是中緬交界地區(qū)的山地少數民族,緬甸一側主要分布在撣邦、克欽邦等地,中國一側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臨滄等3個地州9個縣市。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盡管各支系間的服飾都有差別,但仍不失其共同特點,加之他們的服飾與民間流傳的美妙動聽的故事緊密相連,更給予人們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德昂族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青年多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也戴大耳環(huán)和銀項圈。
德昂族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織有鮮艷的彩色橫線條。德昂族婦女不留發(fā),剃光頭,用黑布繞包頭,包頭兩端如發(fā)辮重在背后,唐代史書描寫她們是"出其余垂后為飾"。她們喜戴大耳環(huán),銀項圈,穿藍、黑色對襟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下擺邊用紅、綠、黃三色小絨球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