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統一封建制國家。秦始皇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推行了諸如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刑律條令、統一衣冠服飾制度等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不過,由于秦始皇當政時間不長,秦代服飾制度僅實現了初創的目標,當時只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一,其余還不完備。
秦朝服飾仍沿襲戰國的習慣,服飾樣式比較簡單。秦人崇尚黑色,黑色莊重而肅穆。秦人對黑色的偏愛是大有深意的,秦始皇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他認為秦取代周朝應屬水德,而代表的顏色就是黑色,于是秦始皇規定衣色以黑色為最上,就這樣,黑色成為了秦朝服飾的尊貴之色和主流之色。
秦朝的官服只采用一種祭祀禮服,即上衣下裳的黑色大禮服,當時的男子多以袍服為貴,其樣式以大袖收口為多,配有花邊,官員的袍服為綠色,而庶人穿白袍。秦代的博士和儒生的衣著都很樸素,冬天穿缊袍,夏天穿褐衣,基本上算不上華麗。秦代的下層農民的服飾,主要是粗麻等制作的褐衣、缊袍、衫襦等。
秦始皇對于妃嬪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因此秦代妃嬪夏天穿“淺黃藂羅衫”、披“淺黃銀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羅裙、五色羅小扇、泥金鞋,以襯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