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載道,意思是通過文字來傳承文化思想,其實不僅僅有文字,服飾也可以表達文字特有的功能,抒發民族的歷史人文。作為民族服飾的瑰寶,苗族服飾就以其精美絕倫的特點書寫了屬于本民族波瀾壯闊的史書,而其中的五寸短裙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苗族服飾及文化特色
56個民族之一的苗族與其它55個民族一道鍛造了中華大地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這個民族的人們善良、勤勞、勇敢,且富有創造力。她們的刺繡工藝堪稱一絕,有平繡、挑花、堆繡、鎖繡等12種技法,憑借世代相傳的手工藝,造就了無數精美的苗族服飾。
通過苗族服飾,我們就可以剖析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歷史人文,因此,苗族服飾也被稱為是穿在身上的史書。在2006年,苗族服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苗族服飾圖案大都取自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紋樣有動物紋、植物紋和幾何紋三類,圖案多為花鳥魚蟲、田野山川、日月星辰等。把這些圖案紋在衣服上,不難看出苗族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們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在他們看來,自然早已與他們融為一體。
日月山川、草木枯榮這些自然現象都是他們創作的靈感,通過服飾圖案就能傳達出特定的文字含義,圖案與色彩的完美組合,展現出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活力,體現了苗族人們對人文觀、自然觀、歷史觀、生命觀的把握以及他們獨到的美學理念。
苗族男女服飾差異
苗族服飾有盛裝便裝之分,苗族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便裝為日常穿著。男女便裝,色彩單調,圖案樣式素靜、簡潔,最求清新樸素之感,而婦女的盛裝往往具有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透露出是苗族服飾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服飾色彩一般有紅、黑、白、黃、藍5種,能工巧匠們善于運用強烈色彩對比,突出顏色的濃郁和厚,增加艷麗感。男便裝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家織布大腳長褲;苗族男裝盛裝為左衽長衫外套馬褂,顏色多為青、藍、紫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烏擺”(無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質地一般為家織布、燈芯絨等,顏色以青、藍為主色;盛裝顏色為紅、黃、綠等暖調色,下裝為各式百褶裙和長褲,其中以百褶裙最為紛繁,就其裙子長短而言也因地制宜。今天要談的是大多女性夏天愛穿的齊腿半短裙以及齊腿以上的超短裙,可以說這種短裙潮流始于苗族超短裙。
苗族短裙
生活在雷公山片區的短裙苗是中華祖先蚩尤的后代,苗族的女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身著超短裙。所穿的超短裙用苗話稱為“登藍”,藍即為短的意思,裙子一般全是黑色,短不過膝,類似當前流行的黑色百褶裙。雷山縣大塘鎮的新橋苗寨被稱為短裙苗第一村,早在七八十年代以前,這里的姑娘就一直身穿5寸長的短裙,把腿部的線條完美地勾勒出來,成為了新橋苗寨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因此這個寨子也被稱為我國最性感的苗寨之鄉。
這里的姑娘們性格熱情大方,身上的服飾更加襯托出她們俊俏的臉蛋和精致的身材,因此引來了很多外來游客的好奇心,想一睹芳華。如今來看,大多姑娘多是因為天氣炎熱,或是秀身材亦或是趕潮流而穿短裙這種相對性感的服裝,而短裙苗的姑娘們居住在一年四季如春的雷公山區,她們卻一直以來都穿短裙,并非是因為她們具有超前的時尚觀念。畢竟隔著一座山,十里都不同音,與外界交流溝通條件的匱乏才使得他們形成了特有的語言、服飾。
穿短裙的習慣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她們居住在山高林深坡陡的環境中,氣候比較濕潤,且經常下雨,若穿著長褲或長裙就非常容易弄臟,所以為了清洗方便,她們一直身著短裙。這種長久的習慣已經成了當地苗寨姑娘根深蒂固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如今。也有傳言說短裙是由最原始的芭蕉葉遮羞演變而來,女子們通常穿著短裙在田間地頭,激勵男性勞作。且不論傳言的真與假,但是激勵男性這一點確是能從絡繹不絕的游客身上得到證實。
無論短苗姑娘早期穿衣僅為蔽體還是因為地理原因開創了短裙之風,或許當地的人們也并不清楚。現在的我們更樂意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借鑒和吸收傳統服飾中的元素,與現代風格相融設計出更多新的服裝款式,體現出服飾的美觀、質感,用以勾勒出女性別樣的風韻。至于起源,便顯得不那么重要。服飾所襯托出來的女性之美人靠衣裝馬靠鞍,衣服對人的裝飾有時甚至比好看的容顏更為重要。尤其對于女性來說,女裝市場擁有著廣闊的前景,時裝雖新舊更替甚快,但時裝行業仍經久不衰。
在現在以瘦為美的時代,穿衣顯瘦,脫衣有肉更是大部分女性追求的目標。服飾的合理搭配可以很好地揚長避短,展現出女性本身的曲線美感,風格的多變也能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愉悅感。盡管大部分女性不能擁有模特一樣的身材,但是我們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品味,大膽嘗試不同的服飾,體現屬于自己風格的美。
作為象征符號的服裝,服裝色彩給人最直觀、最強烈的情感刺激,各種顏色搭配的運用,或顯示出熱情、燦爛、活潑,或彰顯出安靜、理智、素雅、恬淡,第一眼就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另外,通過服飾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精神風貌以及生活態度。正如詹姆斯曾在其著名的《心理學原理》一書中說的:人是由靈魂、身體與衣服三個部分構成的。可見衣服是第二個自我,是個體最便利的表達工具之一。
新時代的女性,一方面可以通過服裝展示自己的外在美,另一方面更要通過修身強化自己的內在美,這樣的女人才能歷久彌香,花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