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服飾是整個服飾制度的基石和準繩,這在宋代以前的各朝服飾文化中都能找到很好的論據(jù)。因此,當中國服飾史發(fā)展到宋代,在制定服飾制度的時候,皇帝的冕服式樣和配飾就著實讓宋人頭疼了一陣子,并且還因為皇帝的大裘冕是否符合古制發(fā)生了幾番爭論。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的服飾制度規(guī)定:皇帝的冕服為袞龍衣,絳紗袍,通天冠。可是,在開寶年間,有人別出心裁地在冕服的后面加上珍異巧縟,理由是冕服上沒有珠翠的裝飾。就是這個不遵古制的裝飾引發(fā)了第一輪的爭執(zhí)。后來,重新制定的服飾制度除了對冕冠的尺寸、質(zhì)料、顏色以及袞服的紋章等做了新的規(guī)定以外,還對百官的朝服制度做了調(diào)整。服飾史發(fā)展到宋代,在制定服飾制度的時候,皇帝的冕服式樣和配飾就著實讓宋人頭疼了一陣子,并且還因為皇帝的大裘冕是否符合古制發(fā)生了幾番爭論。
1.宋代皇帝朝服
為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lǐng)穿戴展示圖及通天冠、黑舄圖。這種服裝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著的服飾,相當于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綴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寬一尺,戴時用玉犀簪導(dǎo)之。所穿紗袍用絳色,襯里用紅色,領(lǐng)、袖、襟、裾均緣黑邊。下著紗裙及蔽膝也用絳色。頸項下垂白羅方心曲領(lǐng)一個,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另掛佩綬。皇太子在大典禮時也穿這種服裝,冠用十八梁(名“遠游冠”),與此稍有區(qū)別。
通天冠僅次于冕服,通天冠用北珠卷結(jié)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蟬做裝飾。與織成云龍紋絳色紗袍、方心曲領(lǐng)、絳紗裙相配,腰束金玉帶。
遠游冠為皇太子所用,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蟬紋,其余的同通天冠一樣。皇太子的服飾有袞冕、云游冠、朱明衣、常服。袞冕是祭祀時的禮服。冕,青羅表,緋羅紅綾里,飾金銀钑花,前后白珠就旒,二纊貫水晶珠。袞服,青羅衣繡有山、龍等圖形,紅羅裳繡藻、粉米等圖形。朱明衣與遠游冠配套而用,它是用紅花金條紗制成的,里為紅紗。常服為皂紗折上巾,紫公服,配犀金玉帶。不難看出,皇太子的服飾是“準皇帝”的衣著。
2.宋代皇后禮服
宋代皇后禮服是宋代皇后最貴重的服飾,平時很少穿著,只有在受皇帝冊封或祭祀典禮時使用。穿著這種服裝,頭上必須戴鳳冠,內(nèi)穿青紗中單,腰飾深青蔽膝。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huán)等飾物,下穿青襪青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