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這篇文章沒有任何學術上的意義,僅僅是一些吐槽還有把我收集起來的圖片做一個整理。
土家族雖然有著八百多萬的人口,但是因為歷史上漢化時間早,漢化程度也很深。再加上有很多原本是漢族,但是為了高考加分等福利趁著政策寬松改成土家族的人。導致網上對于土家族服飾還有語言風俗之類的介紹錯誤百出。也出現了自己是漢族改土家族就大肆宣揚土家族是假少數民族,都是漢族改的之類的言論。
拋開這些不說,另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是許多打著土家族招牌的景區卻大量使用著貴州苗族的服飾當作土家族服飾,這樣不但沒有正確地宣傳土家族文化,而且還傷害了苗族同胞的感情。不利于民族團結。
恩施土家女兒城景區
從上面這個圖可以看出,除了黃衣女子衣服上的西蘭卡普圖案有土家族元素以外,其他人穿戴的銀帽,項圈等明顯是來自貴州苗族。最左邊女子的裙子更是很典型的貴州雷山苗族的百褶裙。
那么土家族的傳統服飾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分兩個階段來看
一、古代土家族服飾
2001年5月,張家界市永定區子午西路發現了一座明代墓葬。墓葬年代距今約400余年,發現時基本保存完整。墓主人為一明代女性,出土時尸身保存較好,穿戴整齊,用手觸摸女尸皮膚尚有彈性,后氧化變黑。因墓志銘不見,棺墓內亦無任何文字記載,無法辨識墓主身份。
文物部門對墓葬進行了清理,發現服飾15件,后經中國絲綢博物館專家、湖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現場檢測和鑒定,其年代為明代。包括帽飾、衣、褲、裙、蓋被褥、鞋、裹腳布等。
張家界市博物館
通過這些出土的文物,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土家族服飾也是深受主體民族影響。與近現代土家族服飾明顯不同。
清朝改土歸流之后土家族漢化速度變快,服飾也與漢民族服飾一樣受到滿族服飾的影響。從清《皇清職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土家族傳統服飾是什么樣的。
同時期的湘西紅苗的服飾與現在的也有較大差異
永綏即現今的花垣一代,乾州即今吉首乾州一代。
二、近現代土家族服飾
進入清朝之后,改土歸流使土家族漢化速度加快,服飾也同漢族服飾一樣開始滿化,近現代以來,土家族服飾在形制上已經與漢族服飾無異。(湘西苗族也因為是所有苗族當中與漢族接觸的最前線,服飾也漸漸滿化,現今的服飾在形制上也和清朝漢族服飾無異。)
雖然現在的土家族已經鮮少有穿傳統服裝的了,但是以前的照片中還是能找到土家族的傳統服飾。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有關的照片里,能看到一些當時的土家族傳統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