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服飾
服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現(xiàn),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還是這個民族千百年來在文明進(jìn)程中的歷史文化積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氣息。
今天為大家?guī)淼氖乔甲宓姆棥?/p>
羌族人口約30.61萬,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綿陽市北川縣。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羌族活動的記載,后來大都融合于漢族、藏族和其他民族中,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族生息繁衍至今。
羌族服飾的歷史,已相當(dāng)久遠(yuǎn)。古羌首領(lǐng)大禹創(chuàng)立的夏代,就有了講究的禮服。隨著歷史的演進(jìn),不同的歷史時期,就有其不同的歷史風(fēng)貌。羌族作為中華民族的古老族源,并且作為一個古老民族,繁衍至今,歷數(shù)千年而生生不息,其服飾變化多端且十分豐富。
服飾簡介
近代羌族服飾基本上承襲了袍服之制,服飾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織品為主。道光《茂州志》載:“其服飾,男氈帽,女編發(fā),以布纏頭,冬夏皆衣毪。”羌族纏頭之俗在乾隆年間《職貢圖》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羌族男子已改為纏頭了。
纏頭,即以布帕纏繞頭頂,婦女纏頭本為羌族古俗,但男子纏頭顯系四川漢區(qū)影到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羌族服飾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更趨豐富。羌族男子服飾較為統(tǒng)一,多著長衫、袍、長褲,纏頭帕或戴皮裘帽。服飾品有頭帕、氈帽、皮裘帽,毛、麻、棉布衫、袍,長褲,無袖羊皮褂、毪褂子,單、夾坎肩、麻、毛織腰帶、綁腿、繡花腰帶,布鞋,麻草鞋,皮“裹肚”,繡花“裹肚”,吊刀,火鐮等。松潘、黑水一帶的羌族男子多蓄發(fā),梳成辮,繞髻于腦后。
羌族的傳統(tǒng)服飾為男女皆穿麻布長衫、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男女都在長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稱“皮褂褂”,晴天毛向內(nèi),雨天毛向外以防雨。還有一種背心是羊毛氈子做的,較前者略長。男子長衫過膝,梳辮包帕,腰帶和綁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織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歡在腰帶上佩掛鑲嵌著珊瑚的火鐮和刀。女子衫長及踝,領(lǐng)鑲梅花形銀飾,襟邊、袖口、領(lǐng)邊等處繡有花邊,腰束繡花圍裙與飄帶,腰帶上也繡著花紋圖案。未婚少女梳辮盤頭,包繡花頭帕。已婚婦女梳髻,再包繡花頭帕。腳穿云云鞋。喜歡佩戴銀簪、耳環(huán)、耳墜、領(lǐng)花、銀牌、手鐲、戒指等飾物。
羌族婦女亦喜纏青色或白色的頭帕,青年婦女常包繡有各色圖案的頭帕或用瓦狀的青布疊頂在頭上,用兩根發(fā)辮盤繞作鬢;一般冬季包四方頭巾,上繡各色圖案,春秋季包繡花頭帕。
羌族的服飾較為樸素而華麗,男人喜著青色或白色頭帕,穿自制的麻布長衫,外套一件無袖子的羊皮褂子,這種褂子可用來防寒、擋雨、墊坐。腳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繡有云彩圖案及波紋,鞋尖微翹,還穿皮鞋、布鞋腳上裹牛、羊毛制的氈子綁腿,綁腿有保溫和護(hù)腿的作用,年輕女子還在綁腿上纏紅腳帶子,男女皆束腰帶。羌族婦女喜穿有花邊的衣衫,衣領(lǐng)及袖口上鑲排梅花形銀飾,系有花邊的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lǐng)花、耳環(huán)、圈子和和戒指等飾物,富有人家還在戒指上鑲嵌瑪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帶橢圓形的“色吳”,上用銀絲編織的珊瑚珠,用來祈求佑福增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