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素白色服裝,以示清潔、干凈、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婦女穿短衣長裙,這也是朝鮮族婦女服裝的一大特色。短衣朝鮮語叫:“則高利”,是一種斜領、無扣用帶子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長裙,朝鮮語也叫做“契瑪”,腰間有細褶,寬松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制而成,色彩鮮艷。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腿寬大的長褲,褲腳系上絲帶。外出時多穿斜襟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現在改穿制服或西服。
基本概述
服裝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征。朝鮮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其豐富多彩的民族服裝,是朝鮮族人民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的體現。其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朝鮮族服裝呈現出素凈、淡雅、輕盈的特點,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更充實了服飾藝術的寶庫。朝鮮族長期生活在我國風光秀麗、物產豐富的東北地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朝鮮人主要聚居區,其它主要集中在吉林和黑龍江、遼寧省,還有散居于內蒙古自治區和內地一些城市的,他們大約有190萬人。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族多數從事農業生產,尤其擅長種植水稻,延邊地區就是我國東北的主要水稻產區。中國的朝鮮族是明清末時期陸續從朝鮮半島移居東北逐漸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其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朝鮮族服裝比較獨特,呈出現素凈、淡雅、輕盈的特點。
歷史淵源
中國的朝鮮族大部分是明清時期陸續從朝鮮半島移居東北逐漸形成的一個少數民族,所以,探索朝鮮族服裝的歷史淵源應從朝鮮半島的服裝入手。
朝鮮人著裝整齊、干凈,并認為這是一種道德。三國末期,貴族男子穿寬大的褲子、短上衣,腰間系腰帶;貴族中的女子則穿長裙和齊臀的上衣。其后,又受到蒙古的影響,女子的上衣縮短,裙子上提到腰。15世紀時,女子的裙子再度上提,在腋下系定,與婦女所穿的朝鮮族服裝相近。
服飾特點
白色是朝鮮族最喜歡的服裝顏色,象征著純潔、善良、高尚、神圣,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婦女們穿用的衣料顏色更是絢麗多彩、不拘一格,但短衣長裙這一傳統民族風格久久不變,因為它符合朝鮮族婦女的審美心理,充分反映了她們溫順、善良和勤勞淳樸的美德。朝鮮民族服裝的結構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頭的筆直線條同領子、下擺、袖肚的曲線,構成曲線與直線的組合,體現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點。
編輯:趙敏 責任編輯:丁忠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