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食并不是孩子的特殊愛好,無論是8歲還是80歲,大多數(shù)人都很喜歡吃甜食,吃甜食可以給人一種莫名的愉悅感,如果一天心情郁悶,幾塊糖果或巧克力可以緩解你的心情。
所以天津人在這方面就別具匠心,每天早餐上加一點蜂蜜,這樣可以保證一天的心情都會很愉快。今天我們來談談山東特產“蜜三刀”!
這是一個奇怪的名字,作為一種傳統(tǒng)小吃,現(xiàn)在在天津和江蘇徐州很有特色。蜜三刀是由發(fā)酵的大麥和其他谷物制成的。
糊色鮮亮不粘,口感甘甜柔軟,可以說味道和名字很不一樣,那么為什么要取這樣的名字呢?根據(jù)傳說,北宋時期,蘇軾任徐州巡撫,他與云龍山上的張山人關系密切,經(jīng)常詩酒相會。
有一天,蘇軾和張山人在亭子上飲酒作詩,蘇軾拔出一把新買的劍,在和泉井柱子旁的青石上試了試。他們連續(xù)砍了三次,在藍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傷口,蘇軾很高興。
這時,侍者端來了茶和糕點。有一種新的蜂蜜蛋糕,非常美味,但是還沒有名字。朋友們問蘇軾糕點的名字,蘇軾看見這個糕點上也有三道劃痕,便隨便回答道:“蜜三刀也是。”
蜜三刀是山東省、江蘇省、天津等地的特色傳統(tǒng)小吃之一,本地八大特色糕點之一。具有芝麻香氣濃郁、亮而不粘、香軟甜蜜的特點。
蜜制零食有很多種,蜜是麥芽糖,由大麥等谷物經(jīng)發(fā)酵糖化而成,又稱“蜜食”,是一種傳統(tǒng)風味小吃。傳統(tǒng)的蜜三刀,經(jīng)過非常復雜的工藝和仔細的加工,如面粉,你必須選擇一個質量比較好的面粉。
當揉捏時,你必須反復揉捏使它堅定和有彈性,在面團中應該沒有顆粒狀的紋理,面粉醒來后,再按它幾次,以防止任何不均勻的融合。雖然蜜三刀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生產過程卻很復雜。
要做好表皮,酥皮,蜜汁,然后卷成薄片,切成小塊,撒上芝麻,放入油鍋中炸。用于制作蜜三刀的糖是麥芽糖,所以如果你想在家學習如何制作它,你應該買淡黃色或黃色的麥芽糖,一定不要忽視這一步哦。
如果你在家里做,要將油皮放松15分鐘后,在砧板上撒一點面粉,把油皮搟成薄薄的長方形的,大約0.5厘米厚,取油皮3倍重量的里脊面,搟出一點,和油皮一樣大小,然后噴水。
把油皮緊緊地鋪在內脊表面,用走錘輕輕地把它搟出來,切成大小差不多3厘米的方塊,在表面撒一點面粉以避免粘連,然后準備油炸。
先把油放到150到160度之間,沿著平底鍋慢慢進入生胚,不要攪拌,用油勺慢慢地把油沿著平底鍋推上去。利用油的動量將原料慢慢地攤開,等到完全漂浮,然后制品開裂。
再用油勺輕輕拍打制品表面,同時打至油內壓力。直到裂口像表皮一樣,油炸直到變成紅棕色。最后一步是把炸好的制品從油鍋里拿出來,然后立即把它們倒進糖漿鍋里浸透糖漿。
使制品完全侵入糖漿之中,當產品在糖漿中處于半懸浮狀態(tài)時,將其取出,倒入篩子中,將糖漿略濾,然后撒上少許白芝麻,倒入干凈的地方,涼透后即可享用!
雖然蜜三刀是甜的,但是吃了它并不會讓人覺得很膩,它看著都覺得好吃,上面的芝麻粒清晰可見,用蜂蜜三刀的顏色,相輔相成,使人看起來更開胃,吃起來口中果肉鮮亮不粘,香甜柔軟。
蜜三刀在制作時會被包裹在一層芝麻里。油炸之后,你可以聞到濃郁的香味,味道很香,但不油膩,口感清脆,回味悠長。咬一口,在嘴里慢慢咀嚼,濃郁的芝麻味會讓你久久不能忘懷!
一直浸泡在糖漿里的蜜三刀軟糯香甜,外面軟糯糯的,難怪乾隆皇帝也愛吃它,真是香甜酥脆,還是童年回憶的味道。下面為大家介紹一款山東特產傳統(tǒng)糕點蜜三刀。
甜而不膩,芝麻多,童年的味道。用料講究,口感細膩;滿口是芝麻香味,久久回味!香而不膩,酥松而不脆,回味悠長。傳統(tǒng)的不僅是工藝,更是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