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是包羅萬千的,因為其取材于生活,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俗話也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這樣又便于俗話的流傳。
俗話的生命力,在于傳唱和繼承,如果俗話沒有人說了,被人們所遺忘了,便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古人在選址上,非常講究,也創造出許多相關的俗語,例如這一句——“地勢圈椅形,一發財二發人”,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古人在選址上,有何考量?
首先,這句俗話的意思非常淺顯,指的是天然形成的地勢,是“圈椅”的形狀,則是選址的佳選,無論對于“陽宅”、還是對于“陰宅”而言,都是非常好的,至于俗話的后半句“一發財二發人”,其實可以用另一個人盡皆知的成語來概括,那便是——人丁興旺。
俗話的表達方式,有所特殊,很多俗話的后半句,采用了夸張的表現手法,這一點無可厚非,它是為了增強人們的印象,提高俗話的警示作用,有利于俗話的傳唱和增強俗話的趣味性。簡而言之,地勢圈椅形不一定會導致“人丁興旺”,但是地勢圈椅形被古人認為是好的選址。
為何古人認為地勢圈椅形好呢?
第一、從風水的角度解讀。
風水是一門流傳甚久的民間學問,它被稱為“青烏術”或者“相地之術”,風水也被古人用于陽宅或者陰宅的選址上。有這么一句話說道:“前有照,后有靠”,而“圈椅形”便是確保背后有靠山,“圈椅形”還左右都有依靠,這便是古人所說的“左青龍,右白虎”,在風水格局上,有環抱與反弓兩種情況,反弓則被認為是一種煞,為反弓煞,而“圈椅形”則是環抱,正所謂“環抱有情、反弓無情”。
第二、從寓意的角度解讀。
很多人對于“圈椅”,并不太理解,它的另一個名字,便人盡皆知了,叫——太師椅。太師椅是我國傳統家具,是唯一一個用官職來命名的家具,“太師”也被稱為太宰,是古代三公之首,權力之高,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太師椅,也被稱為官家之椅,它的寓意便是權力與地位。
第三、從其它各種角度解讀
以上,便是“地勢圈椅形,一發財二發人”的兩種主要解讀,除此之外,坊間還有各種說法,例如:
1、古代房屋,尤其是四合院,有正方,正方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廂房,形狀就像是“圈椅”一樣,如果地勢符合,那么便是相輔相成,求之不得了。古人認為,“陰宅”便是先人的住所,也該符合這個地勢才好。
2、圈椅形地勢,左右和后輩都有依靠,形成一個“凹”字結構,這樣不僅僅能夠藏風納氣,而且古人建筑的朝向,喜歡朝南,這樣的天然地勢,也能阻擋冬天的寒風。
3、最后,則不得不提及心理暗示了,王陽明的心學告誡人們,“心”的力量不容小覷。“圈椅”也就是太師椅,太師椅相對于其它椅子會讓人感覺到舒適,同時,背后依靠,左右手有扶靠,會讓人感覺到踏實。如果選擇是地勢圈椅形,會讓人內心有一種舒適和踏實的感覺。
以上,便是對于“地勢圈椅形,一發財二發人”的解釋,你還有什么看法和補充?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