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開天辟地”。
傳說在最古老、最原始的時候,世界像個巨大的雞蛋,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在這個混混沌沌的大“蛋”里,有一個叫盤古的巨人開始孕育成長。起先,盤古像一個胎兒,呼吸著天地的元氣,慢慢成長。經過一萬八千年,盤古長大了,力大無比,他站起來,舒展身體,活動活動手腳,誰知一下子大“蛋”破裂開來,一部分輕盈而又透明的氣體漸漸上升,變成了天;另一部分沉重而混濁的東西逐漸向下沉淀,凝結起來變成了地。
這時候的天和地,相隔得非常近,盤古身材高大,頭頂著天,腳踩著地,無法活動,有時腰都直不起來,非常吃力難受,他就這樣支撐在天地之間。他的身體每天長高一丈,于是天地也每天頂高一丈,地呢,也每天加厚一丈。一天天過去了,天地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盤古也越來越高大,始終頂天立地支撐在天地之間,不讓天地重新合攏。
一萬八千年過去,天升得很高很高,地變得很厚很厚,盤古的身體已經高達九萬里了。盤古像一座高聳人云的大山,矗立在天地之間,真是一位巍峨高大的巨人。
天不再升高了,地不再加厚了,黑暗混沌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了,盤古的精力也消耗盡了。他松了松身體,天沒有塌下來,地也很結實,于是他像大山一樣倒下,呼喊幾聲后死去了。
盤古臨死時,他的全身起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變成了春風和云霧,他的聲音變成了驚雷,他的左眼變成了光芒萬丈的太陽,他的右眼變成了皎潔的月亮,他的須發變成了滿天星辰,他的四肢和軀體變成東南西北四極和高大的五岳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騰的江河,他的筋脈變成四通八達的道路,他的肌肉變成肥田沃土,他的汗毛變成茂密的草木,他的牙齒骨頭骨髓變成玉石金屬礦藏,他的汗水淚水變成了雨露甘霖……
盤古倒下來,他的美名和開天辟地的功績卻流芳百世。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盤古是神話傳說中開天辟地的人類始祖,他殫精竭慮,以自己的生命孕育出了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其功業為后人所景仰。盤古是大自然的化身,開天辟地的傳說蘊涵了豐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學和哲學思想,是研究宇宙起源、創世說和人類起源的重要材料。而盤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更是人類精神的至高境界,值得人們學習。
現在“開天辟地”一般有兩層意思,第一種意思是指開辟天地,艱苦創業。多形容創造了空前宏偉的事業;第二種意思是指以前從未有過,有史以來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