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1非遺電商發展報告》顯示,共有14個非遺產業帶在淘寶天貓年成交過億;今年天貓雙十一的網紅商品,善璉湖筆、榮寶齋、李廷珪等非遺店鋪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天貓數據顯示,開售第一波,00后消費者購買非遺的金額和人數均同比上升超過100%……
種種數據表明,隨著國潮的持續發展,「非遺」作為國潮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關注和喜愛。近年來各大品牌玩轉「非遺」的諸多案例,供大家參考,對想要開展「非遺」類IP營銷的品牌,給予一些建議和思考。
一、淺度融合,內容營銷:結合品牌理念,輸出價值觀
1、聯想小新:用非遺傳承人的視角,表達品牌態度
今年5月,在聯想小新與時趣合作的一個案例中,就曾邀請北京“面人郎”非遺文化的傳承人-郎佳子彧,拍攝創意短片。郎佳子彧,這位年輕小伙子的爺爺郎紹安,是北京“面人郎”的創始人,受家族影響,郎佳子彧很早就對面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似乎在傳統觀念中,后人一定只能肩負傳承前人文化的重任,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一種選擇。通過短片,借助年輕的非遺傳承人的態度,也輸出了品牌想傳遞的價值觀主題,#實力相加,多面自我#。
2、小米:向工藝傳承人致敬,向工程師們致敬
今年11月,小米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龍泉青瓷」非遺傳承人徐朝興拍了一支紀錄片。影片中,六十年泥火交融,讓指紋化作瓷器的神韻,青瓷大師徐朝興的雙手,是「工藝人」含義的高度凝練。借此表達出品牌的探索精神和非遺傳承人的工匠精神的高度契合。
二、輕度融合,事件營銷:打造熱點,擴大傳播
1、「快手」構建非遺江湖
今年5月,快手「非遺江湖」大幕拉開,召集了快手上九位奇人高手,根據他們的手藝分別為其命名治木仙人、神鍛子、化形使者、玉面小旦等等,九位高手共同組建秘密組織「非遺鏢局」。
據悉,快手也正式啟動「非遺江湖招募令」,將拿出百億非遺專屬流量扶持非遺類創作者,致力于幫助非遺創作者更好的傳承傳播非遺。此外,5月28日晚,快手還在隆福寺舉辦線下活動,邀請了各路高手前來為用戶呈現一場表演快閃秀。皮影戲、抖空竹、昆曲、舞獅……打造一個充滿沉浸感的「非遺江湖英雄宴」。
三、中度融合,公益營銷:把公益與生意結合,輸出品牌文化
1、星巴克推出中國首家「非遺文化體驗店」
11月,星巴克從自身「鄉村媽媽加速計劃」得到靈感,與貴州省黔東南丹寨縣的蠟染合作社進行合作,在北京華貿推出了中國首家「非遺文化體驗店」。體驗店內擁有星巴克首個以蠟染藝術為主題的咖啡吧臺,吧臺的整面背景墻用靛藍色染布包裹,染布上是手工精心繪制出的「老北京胡同」場景。不僅推動了品牌片公益項目,還搭建起一個非遺文化與現代都市結合的消費場景。
2、天貓打造品牌IP跨界聯名,扶持非遺發展
今年6月12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天貓聯合李佳琦,攜手IPmart、螞蟻鏈、阿里巴巴公益和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打造了文化IP跨界聯名項目。以非遺靈感為核心,將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以時尚設計再演繹。BJHG、bosie、LILY、密扇等10個天貓品牌,參與了此次合作。每一筆非遺靈感文化IP商品的銷售中,都將會有部分比例捐贈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公益項目——「天才媽媽」,助力扶持培養具有創造力的非遺帶頭人。
四、深度融合,產品營銷:非遺文化成為品牌的一部分
1、花西子打磨產品,將非遺文化融入品牌靈魂
提到最出圈的品牌與非遺合作案例,肯定有花西子與苗銀文化的融合,甚至可以說,苗銀文化所代表的中國少數民族之美已經成為了花西子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10月初,花西子作為非遺傳承伙伴、李佳琦擔任非遺探索員,出現在人民日報新媒體《非一般非遺》系列紀錄片中,以苗族元素作為設計靈感,打造了苗族印象高定系列彩妝產品。10月24日,花西子攜手蓋婭傳說,以中國著名典故《洛神賦》及苗族銀飾為靈感,苗族印象高定聯名款服裝「浮世玉絮」。
極具鮮明審美的產品設計,以及背后的文化底蘊,都讓花西子苗銀系列產品持續出圈。并且2021年3月,花西子還開展了百花計劃之苗族女童助學項目。
可以看出,花西子和苗銀非遺文化融合可以產生如此“火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1、品牌自身文化基因中的東方傳統元素和非遺IP苗銀的極度契合,對于產品設計打磨,呈現了苗銀文化之美,也傳遞了品牌審美;2、持續性營銷,不只是拍攝了一支非遺文化探索短片,花西子還將苗銀文化深入到了產品設計、跨界聯名和公益營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