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釣魚的快樂,古人遠比你懂!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1-12-16 10:28:20  來源:博物館丨看展覽  作者:木小爍
核心提示:釣魚這件快樂事,似乎近幾年才在互聯網上有了波瀾,為什么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了釣魚的隊伍?為什么流傳“釣魚佬永不空軍”?為什么釣魚有這么大的魅力?釣魚人的故事,還得從古時候說起。

  “水都結冰了,冬天還能釣魚?”


  學生喃喃自語,語文老師恨鐵不成鋼的回答:“是讓你領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精神,別光想著釣魚了!”


  可這不就是釣魚人的精神嘛,寒暑不論,冬夏不休,就是這么癡迷。


  釣魚這件快樂事,似乎近幾年才在互聯網上有了波瀾,為什么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了釣魚的隊伍?為什么流傳“釣魚佬永不空軍”?為什么釣魚有這么大的魅力?釣魚人的故事,還得從古時候說起。


  那是上古傳說時期,任公子蹲守在會稽山上,投竿東海,用50頭牛做為魚餌,用一年的時間釣上來了大魚,魚之大,一個省的人都吃不下。任公子把大魚切小,做成臘肉,制河以東,蒼梧山以北的人,都被這條魚喂飽了。真是羨煞我等今日釣魚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商代 白玉魚形佩 故宮博物院藏


  再說之后的歲月里,舜前往民間時釣魚充饑,周穆王在征途還不忘垂釣,莊子安心在濮水釣魚,對楚王帶來高官厚祿的使臣持竿不顧,孔子“釣而不綱”,只釣魚不捕魚,姜太公以“以漁釣奸周西伯”,韓信窮困潦倒時“釣于城下”,這才遇到了漂母。史書上關于釣魚的故事,可真是數不勝數。


明 戴進《渭濱垂釣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里有幾則有趣的記載,不妨來看看。


  無論古今,要是和領導一起釣魚,都得發愁。大約從南唐開始,皇帝會詔令王公貴族和心腹臣子賞花釣魚賦詩,類似于今日的團建。南唐中主李璟有一次和臣子們一起釣魚,偏偏運氣特別差,其他人都釣到了魚,只有李璟沒有,想想這個情景都尷尬。這時候,臣子李家明站出來賦詩一首:“玉甃垂鉤興正濃,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鱗不敢吞香餌,知是君王合釣龍。”普通的魚怎么敢咬君王的魚餌呢,這個吹捧著實到位,簡直神來之筆。


五代十國周文矩(傳)《荷亭奕釣仕女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民間傳說中有與這類似的一個故事,講的是朱元璋和解縉一塊釣魚,朱元璋一直沒有釣上來魚,解縉寫詩:“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


南宋陳容(傳)《十一龍圖》局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到了北宋,賞花釣魚宴逐漸成為定例,參與的人員、流程都有了規定,大臣們也以參加賞花釣魚宴為榮。歐陽修詩中寫到:“侍上幸后苑,賞花華景亭,釣魚涵曦亭,遂宴太清樓”。先陪皇帝在后院賞花,然后去釣魚,最后去樓里吃飯,流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傳言在賞花釣魚宴上,臣子必須等到皇上釣上魚才能舉竿,之前即使魚咬鉤了也不能動彈,那要是皇帝一直釣不上魚呢,宋真宗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想想李家明的故事,現在臣子要說什么就很清楚了吧,丁謂當時言“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釣遲”,拍馬屁的套路一如既往。


南宋 馬遠《寒江獨釣圖》局部 東京國立博物館


  偶爾有大佬不按套路出牌,那就是王安石。在宋代《邵氏聞見前錄》中寫了這么一件事,王安石把釣魚的魚餌吃了,而且還吃了不止一粒。這是吃第一口沒嘗出來?還是魚餌太好吃了?太好奇皇帝魚餌的制作原料了。


  當然,也有臣子在釣魚這件事上借題發揮格外出彩的。這里就是指“龍陽之好”的龍陽君了。《戰國策》里記載,魏王和龍陽君同船而釣,龍陽君釣了十幾條魚之后就哭了,魏王就問:“你是有什么不稱心的事情?為什么不告訴我呢?”


  龍陽君回答到:“我沒有什么不稱心的事,是在為這些之前釣的魚流淚。最開始釣到魚我就很開心,可后來得到更大的魚,就只想把之前的魚扔掉。我這樣丑陋的人能夠得到大王的寵幸獲得爵位,天下那么多的美人知道了一定會奔向大王,到時候我就會向之前的魚一樣被拋棄了,我怎么能不流淚呢。”魏王立馬回答:“你錯了!你有這樣的想法,為什么不告訴我呢。”隨后就下令全國禁止談論美人,否則就會被滅族。


  看看人家龍陽君的情商,能夠得到魏王的寵愛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古到今,人們對釣魚的癡迷就沒有停止。問歷史上誰最喜歡釣魚?會有無數的答案。只是某些文章總是將喜好將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列入釣魚的十大名人十大高手之類,原因多在于他們有名氣且有寫過關于釣魚的詩篇。這著實令人不能認同。要說真正的釣魚人,還得看下面這幾位古人。


  張志和,唐代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是他的詩句,自稱煙波釣徒,每次垂釣都不設魚餌,志趣不在魚之上。獨來獨往的釣魚很是快樂,以至于兄長擔心他一去不返而給他建了棟房子安家。陸羽問他:“你都經常和誰往來”,他回答:“我以天地當房子,明月當蠟燭,和四海的朋友都在一起,都沒有離開過,為什么有往來呢。”


清 惲壽平《燕喜魚樂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宏之,南朝宋人,拒絕了朝廷的征召,喜歡在上虞江釣魚,路過的人問他:“漁夫釣的魚賣不賣?”他回答:“我釣不到魚,釣到了也不賣。”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就裝好魚回城,路過親朋好友家都會放一兩條魚在門口。大概是最受親朋好友喜歡的隱士了。


  冠先,《搜神記》里的宋國釣魚人,一百多年就在睢水旁邊釣魚、吃魚、賣魚,與世無爭,還喜歡種荔枝,吃花和果實。這樣的愜意悠閑的生活被宋景公終結了,“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太可惜了,傳言幾十年后他又出現在宋國的城門上彈琴,或許是成了神靈吧。


明代 陸治《寒江釣艇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細想起來,古人說不定比現代人更會釣魚。宋代學者邵雍《漁樵問答》中寫到:“六物者,竿也,綸也,浮也,沉也,鉤也,餌也。一不具而魚不可得。”其中提到了魚桿、魚線、魚漂、魚墜、魚鉤、魚餌,可見古人的釣魚工具已經和現代差不多了。對漁具發展史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今日的第二條推文。


  如果把格局放大,釣魚的“魚”可以是什么呢?在《長短經》里有專門寫到如何以君主好惡為魚餌,來獲得君主最后對自己言行的支持。在《史記》里,司馬遷寫呂不韋“欲以釣奇”,因此把趙姬送給子楚,以釣取最終擁立一國君主的功勛。


  而今假若把整段釣魚相關的歷史比作光陰長河,那么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我都是長河旁邊的釣魚人,以自己的興趣為餌,釣起了這么一篇小文章的魚,滋味如何,且待煎炒烹炸之后的反饋了。


  最后一問:你身邊有喜歡釣魚的人和有趣的釣魚故事嗎?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標簽: 釣魚

本文標題: 釣魚的快樂,古人遠比你懂!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news/show-11289.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上林县| 凤冈县| 彭水| 凌云县| 阿勒泰市| 抚远县| 洪湖市| 武汉市| 桃江县| 沁水县| 金川县| 玉树县| 景宁| 肇州县| 嘉祥县| 达拉特旗| 洛宁县| 东台市| 阿巴嘎旗| 云和县| 郎溪县| 望奎县| 东至县| 南郑县| 雷州市| 左云县| 新化县| 泾川县| 铜山县| 电白县| 玉门市| 北安市| 汝南县| 临武县| 新沂市| 门头沟区| 托里县| 贡嘎县| 广汉市|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