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音樂迷向往的音樂圣殿--維也納音樂廳
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廳(MusicHallVienna)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音樂廳內的大廳“金色大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維也納音樂廳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筑。音樂廳外墻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
維也納音樂廳屬于奧地利最大的也是藝術氣氛最活躍的音樂廳。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一間是展覽,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箱,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后一個交響曲》、舒伯特的手稿:《未完成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音樂廳屬于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該協會擁有會員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1187年的首場演出,就是由協會同仁擔任演奏的。
維也納音樂廳共有1811個座位,并且擁有歐洲最大的管風琴。莫扎特大廳共有704個座位。舒伯特大廳是四個音樂廳中最小的音樂廳,共有328個座位,適合于演奏室內音樂會或大型招待會。新大廳是2000年修整時新建的大廳,由于舞臺可以靈活變化,所以比較適合演奏現代音樂會。
音樂廳里的的“金色大廳”孕育了維也納愛樂之聲。說起來,這座大廳也有一百幾十年的歷史了。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稱應該叫作音樂協會大廳,由建筑大師奧菲爾·漢森設計。大廳內共有1654個座位和大約300個站位,金碧輝煌的建筑風格和華麗璀璨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于金色的美稱。在每年的新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中,全世界的愛樂者都可以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一睹“金色大廳”的風采。
同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大會堂和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相比,這個“長方形鞋盒”的確是狹長了些,然而它的聲音流動性特別好,在這里弦樂器和木管樂器的平衡達到了巧妙無比的境界。也正因如此,每一年的新年音樂會才帶給全世界音樂愛好者難以忘懷的視聽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