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居往往是當地自然環境的映射,根據民居建筑的用材墻體厚度、屋頂坡度、窗戶大小、房屋朝向等,可以推知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
(1)判斷氣候特征
?、俑鶕w厚度判斷冷暖及晝夜溫差
一般來說,寒冷的地方,民居的墻體厚度大;溫暖的地方,民居墻體厚度小。另外,晝夜溫差大的地方,墻體厚度大。②根據屋頂坡度、房檐寬度判斷降水量的多少
一般來說,屋頂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有利于積水傾瀉或積雪滑落,因此降雨量大或降雪量大的地方,民居屋頂坡度較大;而在降水稀少的地方,民居屋頂坡度較小,多為平頂。房檐越寬,越利于遮擋風雨,因此我國北方地區的房檐寬度一般小于南方地區。
?、鄹鶕皯舸笮∨袛囡L力、風向
一般來說,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民居的窗戶較小,且北窗較南窗小;南方夏季濕熱,民居窗戶較大以利于通風;風沙大的地方,民居窗戶較小。
④根據房屋朝向判斷氣候特征
我國北方地區的民居多坐北朝南,而南方地區則表現不明顯。原因:北方冬季寒冷,為了獲取更多的陽光,民居多坐北朝南;南方夏季炎熱,對日照沒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民居朝向一般更為自由。
?、莞鶕窬拥挠貌呐袛鄽夂蛱卣?/span>
以磚土建造的磚墻結構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一般來說氣候相對干旱,降水偏少;以木結構為主的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氣候濕熱,植被茂盛;江南地區的民居主要是內部主體為木結構、外包砌墻體的磚木混合結構。例如,我國新疆地區多以黏土制作的土坯墻、土塊墻為主要材質的民居,說明當地氣候干旱、降水少。
(2)判斷地形特征
根據房屋的進深以及院落的大小判斷地形特征。一般來說,平原地區民居的房屋進深大,院落寬闊;而山區地形崎嶇,民居進深較小,院落狹小。
四合院
分布地區:北京、華北。
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且多風沙。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開在東南角,保溫防寒避風沙,冬季多納陽光。
與地域文化的關系:有正房、廂房之分,長輩住正房,體現正統、嚴謹、尊卑有序的特點。
蒙古包
分布地區:內蒙古。
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溫帶草原,游牧的需要。
與地域文化的關系:逐水草而居,易于拆卸、遷徙。
窯洞
分布地區:黃土高原。
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黃土高原氣候干旱,黃土直立性好,土質疏松。
與地域文化的關系:節省建筑材料,冬暖夏涼。
客家土樓
分布地區:贛南、閩西、粵北。
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境內山地丘陵廣布,地形復雜,紅壤土質黏重,氣候暖熱多雨,堅固的土樓既能防震防潮,又能保暖隔熱。
與地域文化的關系:中原漢族遷居此地,為御匪盜聚族共居一樓,具有防御功能,又體現了家庭中的平等、團結。
徽州民居
分布地區:皖南
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多建在山之南,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
與地域文化的關系: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的條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幽靜、典雅、古樸。
傣家竹樓
分布地區:云南西雙版納。
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氣候濕熱,因地制宜,竹子和茅草筑成,通風散熱。
與地域文化的關系:上層住人,防御蟲蛇侵襲;樓下飼養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