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快樂,除了被窩,還有在溫州街巷里尋一份剛出爐還冒著熱氣的溫州美食,食物的溫熱透過包裝紙傳遞到手心,咬一口舌尖美味,溫暖到胃,穩穩的幸福就拿捏了~
溫州飯團
@溫州美食
對于早上總是睡不醒的學生黨、上班族,飯團是最方便快捷的早餐選擇之一,即拿即走,邊走邊吃。賣糯米飯的店許多也會兼賣飯團,裹上或甜或咸的內餡兒,最后配合上靈魂的溫州傳統“擰毛巾”式包飯團做法,白白胖胖的飯團就大功告成啦!
咸飯團自是不必多說,多年來蟬聯溫州早餐人氣top,是眾多溫州人記憶里的家鄉味道!糯米飯柔韌有力,配合著酥脆的油條和美味的配菜佐料,一口咬下便在口中溫柔地交融,咸香軟糯,很入味。
甜口的飯團人氣也很旺。對于甜飯團,點睛之筆是先在糯米飯上抹豬油后再加芝麻白砂糖,這樣的飯團更香更好吃,邊走邊咬兩口,里面滿滿當當的餡料便“破殼而出”,甜進心坎兒~
溫州大包子
清晨,在人聲鼎沸的早餐店前,待老板打開蒸籠,一手抓起一個大包子,嗷嗷待哺的溫州食客提起塑料袋的那一刻,就是一天中的第一個小幸福!
溫州人稱饅頭則為“實心包”。實心包價格實惠、分量十足。面皮松軟,入口微甜有嚼勁。就著豆漿一邊撕一邊吃,也別有一番滋味。
蒼南馬站煎包
蒼南的馬站煎包已有六十余年的歷史。純正的馬站煎包工藝特點是面皮油潤柔軟,包衣金黃脆香,包餡鮮嫩可口,擠滿肥肉,用筷子一插,褐色的濃汁就會從里面冒出來。
吃起來膨松勁韌,再加上皮薄餡多、價格親民、香而不膩,成為“早餐界的寵兒”。
燈盞糕
燈盞糕是溫州的特色名點,歷史悠久。將調好的面糊倒入勺中,填上切細的白蘿卜絲、肉沫、雞蛋等,采用鮮豬油炸制后置于漏網上晾涼,待不再燙口便可食用了。
剛出鍋的燈盞糕外脆里嫩,一口下去,外皮焦香,特調的面糊與白蘿卜絲相得益彰,濃香撲鼻,金黃誘人,令人食欲頓生。
豬油糕
溫州豬油糕,又名脂油糕,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志》稱其為“吳中佳制”。溫州豬油糕,是由糥米和白糖制成薄薄的糯米團。
用豬油煎是這道菜的靈魂奧義,待煎到外皮稍脆,吃時撒上些白糖,簡單的包裝卻是不簡單的味道,入口油而不膩,誰吃誰知道!
麥餅
麥餅是溫州的名小吃,永嘉楠溪麥餅和樂清芙蓉麥餅都是聲名在外。做出一個好吃的麥餅,和面、做餡、皮的厚薄、烤的時間和火候都十分講究。
永嘉麥餅原本出自永嘉沙頭。從干糧的剛需到美味的進一步探索,永嘉的“大發明家”讓咸菜、鮮肉等食材成為麥餅的靈魂,再經由平底鐵煎盤和烤爐的“考驗”,聞之噴香,食之松脆的麥餅就完成了!
樂清的芙蓉麥餅又略有不同,有甜有咸,甜的以糖和芝麻為餡,咸的內放蝦皮、蔥花、肉丁、香干,或摻以蛋等為餡,搟成團扇大小狀,烙熟即成。芙蓉鎮上的芙蓉麥餅面皮松軟、餡料鮮香。
松糕
松糕是溫州各地民間訂婚、結婚、喬遷等喜事分送給親戚的伴手禮,是中華名小吃。溫州松糕又以市區小南門矮人松糕聞名,他家爐上炊出的松糕,質地晶瑩,糕上點綴著桂花、紅棗和豬肉。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口感松軟綿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傳說其創始人個子不高,遂以命名。
松糕制作一般選用當年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越細越好),拌以腌漬了三天的豬臀肥肉丁,并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勻,炊熟。松糕趁熱吃時甜蜜糯軟,稍涼時再吃更有韌勁,且越發得香。
麻糍
提起麻糍,所有人都會被它糯嘰嘰的口感折服~制作麻糍需要精巧的手藝和默契的配合,將蒸過的糯米放入石臼,一人拿石錘砸,另一人要不時地上下翻動糯米,讓糯米逐漸放下飯粒的形狀,變為糯嘰嘰的糯米團。
小紅書@是鴉鴉呀
怎么吃麻糍,溫州也有許多選擇。例如樂清“甜到心坎里”的姜酒紅糖麻糍,還可以包裹黑芝麻等豐富內餡,就連最質樸的做法——將大個頭軟糯的麻糍放在打磨細膩的黃豆粉中滾上幾圈,咬一口都足以驚艷舌尖,彈牙的瞬間會聯想起米粒在石臼中經歷的石錘“按摩”~
溫州粽子
在溫州吃粽子,對口味口感的追求可是從未停止過。溫州的粽子種類繁多,可以連吃三天都不重樣:主流的豬肉粽、蛋黃豬肉粽、金絲蜜棗粽……還有板栗、牛絨、麻心、蓮子等內餡兒選擇。
@吃喝玩樂IN溫州
當豐富美味的內餡兒與糯米的軟糯和粽葉的清香相遇,出爐掀蓋的一瞬間就香氣四溢!
泰順薄餅
這是一道具有山城特色的風味小吃,也是泰順酒宴上一道老少皆宜且又必備的菜肴。一道香氣四溢、令人垂涎且名聞遐邇的泰順薄餅需要眾多細心的小工序,雖然叫“薄餅”,但餡料還是很充足的,放入精肉、香菇、木耳、蝦仁、干貝、花生、芝麻、蛋絲、蔥白等等。
成品通體金黃色,香脆的外皮搭配上里面多汁的餡料,入口便是一陣香,真的是一種無法抵擋的誘惑。
泰順米面層
米面層又稱“莫西干”“麻西干”“饃糍干卷”“麻糍干重”,是泰順名小吃,也是泰順人最喜愛的早餐之一。米粉兌水蒸成薄薄的米面皮,而后裹上香噴噴的四季豆、蘿卜、豬肉等內餡,對折后一個熱氣騰騰的米層面就做成了。
類似于北方的卷煎餅,不過這米面層是用米做的,薄薄的一層,卷的是當地的小菜,辣醬可加可不加,味道超好,口感驚人。
馬蹄松
@瑞安美食大搜羅
馬蹄松是溫州特色的小吃,因外形很像寬厚的馬蹄,口感又是異常的酥松,故而得名為馬蹄松。它以面粉和紅糖作皮,餡入糖心和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邊斜,五刀開口,用手下壓露出糖心,貼在于200攝氏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
油蛋
皮脆芝麻香,內餡也是芝麻的油蛋也是刻在溫州人DNA里的美食記憶。小巧的糯米粉團內,包著滿滿的豆沙或黑芝麻餡,待下鍋炸制金黃撈出,附上噴香的白芝麻點綴,用手撕扯,表皮松脆的會炸裂,入口,回味間油而不膩,細嚼,油蛋皮黏卻不粘牙,香甜綿軟的口感溢滿口齒間。
白蛇燒餅
白蛇燒餅是溫州傳統小吃。出爐的餅色呈淡黃色,入口酥化,酥松味香。遠遠就能聞到它的香味,酥脆的外皮,一口咬下去,蔥香與肉香味交織在一起,簡直不要太美好~傳說舊時溫州城區有一家店制作燒餅頗為出名,女店主喜穿白色衣衫,故人們以《白蛇傳》中“白娘娘”稱之,所制燒餅亦隨之得名。
咸菜糯米餅
溫州小吃種類繁多,咸菜糯米餅是其中一種,包餡料的時候是關鍵,皮要均勻薄度、餡多,表面還有一點脆脆的才好吃。尤其是剛出爐,熱乎乎的,輕咬一口,香氣撲鼻,餡料呼之欲出!
泡泡
溫州人夜宵扛把子,一定是泡泡。將串好的食材放進火熱的油鍋里,炸好后撒上調味料,無論是花菜,藕片,還是雞骨,王中王香腸,只要進了高溫油鍋,掀起油泡,那味道一下子就得到了升華。
水心泡泡、二高泡泡、花柳塘泡泡、白鹿泡泡……溫州的每家泡泡店都有自己的風格,當在寒冷的冬日,那一口炸物在嘴里崩開的好味,最是溫暖。
扎根于溫州的大街小巷之中,捧在手心的美食,輕易讓你過個“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