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視茶為神之物,從歷代“贊普”至寺廟喇嘛,從土司到普通百姓,因其食物結構中,乳肉類占很大比重,而蔬菜、水果較少,故藏民以茶佐食,餐餐必不可少。藏族地區還流傳著“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
藏族的飲茶方式主要有酥油茶、奶茶、鹽茶、清茶等,而酥油茶則是最受歡迎的一種飲用方式,藏民在接待尊貴的客人時,總以獻上酥油茶表示對客人的敬意,酥油茶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種以茶為主料的飲料,用酥油(從牛奶、羊奶中提取的)和濃茶加工而成,藏語為“恰蘇瑪”,意思是攪動的茶。酥油茶多與糌粑一起食用,由于加有多種食物混合而成,所以酥油茶滋味多樣,喝起來咸里透香,甘中有甜,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補充營養。
具體做法:先將適量的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加上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復地攪拌,讓酥油與茶葉慢慢地融為一體,呈乳狀后酥油茶就制成了。值得一提的是,與藏族相毗鄰的一些民族,也有飲用酥油茶的習慣。
相傳,酥油茶是文成公主創制的,她去西藏時曾帶去茶葉并親自制奶酪和酥油,加上茶之后配制成酥油茶,還賞賜給大臣們飲用。
喝酥油茶時所用的茶具也非常講究,所用的壺大多為金屬制品,比如銀壺、銅壺、鋁壺、瓷鐵彩花壺等,壺嘴、壺把造型別致,壺的頸腹部大多繪有彩色民族圖案;所使用的茶碗則大多為木制或是瓷制品,上面有銀或是銅鑲嵌。
品飲酥油茶時常有以下規矩
1.客人被請到藏式方桌邊時,主人就會拿過來一只木碗或是茶杯,放在客人的面前。
2.主人或是主婦提起酥油茶壺搖晃幾下,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倒茶的時候,茶壺要輕輕搖晃幾次,讓茶油變得勻稱,壺底不能高過桌面,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剛剛倒下的酥油茶,客人不能馬上喝,要先和主人聊天。
3.主人再次提著酥油茶壺站到客人面前的時候,客人應該端起碗來,用無名指蘸少許茶,彈灑三次,奉獻給神、龍和地靈。在酥油碗里輕輕地吹上一圈,將浮在茶面上的油花吹開,然后呷上一口。飲茶時不能太急太快,不能夠一飲見底,要留一半左右,等主人添上茶后再喝。
4.客人把碗放回桌子上,主人再給添滿。就這樣一邊喝一邊添,通常以喝三口為吉利,不能一口喝完。
5.熱情的主人會將客人的茶碗添滿,但如果不想再喝,就不要去動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滿后,擺在那里就可以了。客人準備告辭的時候,可以連著多喝上幾口,但是不能喝干,碗里要留點漂油花的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