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絕大多數是明清時期的,像明朝以前的古民居是少之又少了。
目前在廣東省發現一座年代最早的宋代古民居,全國只有一處,有958年歷史了,非常之珍貴,已經成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了。那么,這個宋代民居是在哪里呢?
潮州地處廣東省東部,與福建省接壤,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被現代文史專家譽為“中原文化的櫥窗”。
潮州城內里保存有唐代的開元寺、明代的廣濟樓、宋代的廣濟橋,而眾多潮州古民居中最為寶貴的是許駙馬府,這座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完好保存下來,讓世人看到了宋代民居的原樣。
潮州古建充滿智慧
這座許駙馬府融合了潮汕古民居與宋代建筑的特點,從布局結構到風水,處處講究,宏偉大氣。顯示駙馬爺的至高的地位與家族的氣勢。
明明是古民居,卻像宮殿般宏偉大氣。氣派天廳堂,超高門檻,象征著主人翁的尊貴身份,這是全國唯一一座京城之外的駙馬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間。
為駙馬爺許玨的府地,民間流傳著一句,“潮州厝,皇宮起”把這描繪的淋漓盡致。
因為當時許駙馬,在迎娶公主的時候,德安公主當時只是德安郡主,那他的岳父趙曙當時還只是太子,還沒有當上皇帝,所以是屬于嫁取,理所應當的府地就被封在了駙馬爺的家鄉·潮州,后來趙曙當上了宋英宗,郡主就升級為公主,許府就變成了許駙馬府了。
許駙馬府為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式建筑。55間廳房,11座天井,兩條火巷,是潮州民居“駟馬拖車“的典型格局。當中就有三寶最為人稱道。
排水系統暗藏風水
第1件寶就是”S型的走水系統“,建筑的水溝都是藏在了廳的下面,而且它和我們家里的直排溝還不太一樣,它是按照“一不穿房,二不穿廊”、“遇廳即走曲”曲龍狀的這樣一個原則布局的。
這樣的好處是,一個是可以加快水的排速,還有一個就是積水積財,那為什么溝會藏在廳下面呢?因為古人信奉,錢財不可外泄。
竹編灰壁隔熱壁震
第2件寶就是這一面竹編灰壁,它利用竹片和竹篾編織而成,在和上一層薄薄的貝灰泥,厚度僅僅兩三公分卻能隔熱避震,為中國南方特有的建筑特色。
石地栿守護千年厝
第三件寶。則為地上的麻石條,也稱“石地栿”,這是當年宋代國師根據潮州的地理氣候,特別量身定制。
它有三個作用,一個是可以調節建筑上部的負重,使地基受力均勻,在長久的使用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個裝飾和保護木材的作用。
還有一個就是防震避震。當發生地震的時候,可以互相牽拉。
地磚象征人丁興旺
房間里的地磚,呈現“田”字形代表家中有田地。
后鋪的地磚,則為“丁”字形,象征人丁與男丁興旺。
這座府邸精致恢宏,講究風水,被譽為“潮州古建筑的三寶之一”,身處其中,宛如走進了時光隧道,遙想駙馬當年的家族權勢,也能感受潮汕鮮明的建筑智慧。
來到潮州古城后,發現這里至今保留著縱橫有序的街巷肌理,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很完整,真是名不虛傳。
許駙馬府宏偉大氣媲美皇宮,全國只有這一處,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