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想穿的保暖又時尚,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在服裝款式、種類都有限的古代,沒有羽絨服和羊毛大衣的皇帝,又是怎么保證自己在冬天溫度與風度兼得的呢?今天主要來了解一下清代皇帝的冬日御寒服飾。
胤禛行樂圖冊·圍爐觀書頁(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厚實溫暖的棉服
即便是現在,以棉花為填充的御寒衣物也依然是冬天里常見的選擇。雖然這些以棉花為原料的衣服略顯笨重,但這種衣服的保暖效果是非常實在的。沒有羽絨服可穿的皇帝,冬天里絕對少不了要穿棉服。
長款棉袍:皇帝的冠服有冬夏之分,冬天的棉袍款式和樣子與夏天的差不多,不過在夾層里填入了棉花,而且多用貂皮、狐皮、羊皮、銀鼠皮等作為內襯或著鑲邊,既柔軟又保暖:
▲圖片來源|微博@故宮博物院
冬天的短褂也常常絮棉或是用皮草作為內襯:
▲明黃色江山萬代暗花綢貂皮褂-綢面
▼明黃色江山萬代暗花綢貂皮褂-貂皮里
從褂上的紐扣和皮毛拼花的裝飾可以看出,此褂正反兩面均可穿用,它既表現了滿族服飾的裝飾性特色,又具有穿著的實用性功能。(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皮草類服飾
皮草可以說是皇家在御寒服飾中的不二首選了。除了動物皮毛良好的保暖性外,皮草的稀缺性、美觀性更是凸顯了皇室的尊貴和威嚴。因此,皮草在御寒衣物中的運用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比如上文所提到的皮草作為棉袍的內襯和鑲邊,不過最高級的皮草要數具有禮服性質的端罩。
明黃江綢黑狐皮端罩(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種端罩皮毛手感柔軟,保暖性強,是冬季穿在棉袍外面的禮服,既顯示著尊貴的身份地位,又是冬季御寒的極佳選擇。
而除了在衣服的裝飾和制作中使用皮草外,皇家還常常把皮草戴在頭上,既舒適保暖,又顯得奢華尊貴。
薰貂皮皇帝冬吉服冠(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雖然沒有羽絨服,但是皇帝有“貂皮大衣”和“貂皮帽”,風度與溫度都盡在掌握。不過城主在這里要號召大家:愛護小動物,使用皮草替代品!
華麗依舊的棉襪、棉靴
明黃色綢繡云龍棉襪(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話說,這襪子能當靴子穿了吧?
棉襪:由上下兩截組成,上部襪靿裝飾華麗,下部襪底常接以軟緞、內絮綿,柔軟舒適,防寒保暖。
棉靴:清代滿族男子多穿靴,這是為了適應北方嚴寒的氣候及游獵騎射的需要。而據徐珂《清稗類鈔·服飾》記載:“靴之材,春夏秋以緞為之,冬則以建絨。”
藍色漳絨串珠云頭靴(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走在時尚前端的靴子。
低調實用的行裳
《大清會典》中有“皇帝行裳,冬用鹿皮或黑狐為表。”
梅花鹿皮行裳(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件行裳以梅花鹿皮為面料,輕薄柔軟,穿用時輕便舒適,適于冬季出行穿用。
行裳的樣子有點像圍裙,左右兩幅,中開裾。出行穿行服時,系于腰間,用里側的帶子分別系于兩腿,既御寒又耐磨。多看兩眼,莫名覺得有點像騎電動車穿的護腿……
圖片來源|微博@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