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文化自身來講,其豐富的內涵往往是經過上百年乃至上千年沉淀而來的,如果不能懷著敬畏之心進行內容的生產制作,僅僅以流量和關注度作為衡量標準,那么必然會導致產品低質化等問題出現。引流和宣傳固然重要,但僅依靠這些并不能留住真正的受眾,IP產業的長久發展,依靠的是能夠經受時間淘洗的內容和足夠精良的制作,只有打造優質內容產品,才能贏得受眾美譽度,實現長久的發展。
同時,產權侵害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相關案件也屢見不鮮,除了著作權的紛爭,市場上也時常出現未經批準擅自使用他人IP形象的周邊產品。《盜墓筆記》《羋月傳》《錦繡未央》等多部古裝劇曾陷入侵權糾紛,國產動畫《熊出沒》也曾因動畫形象未經允許被制成玩偶售賣而將商家告上法庭,類似的產權爭端不勝枚舉。
專家表示,傳統文化IP想要穩定發展,一方面要從自身產權意識入手,嚴格規范版權購買流程,將內容生產過程規范化、公開化、程序化;另一方面也要將自身版權重視起來,一旦發現侵權問題,積極地進行應對,用法律武器進行產權保護。相關部門也應該對侵權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建立行業標準和廣泛產權意識,避免破壞IP持續發展的短視行為。
此外,要打造凸顯IP價值的“超級英雄”。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范穩指出:“在各種文化IP中,英雄人物IP最能夠跨越國家、民族和文化的鴻溝,被全球消費者所認可。”
目前,海外超級英雄IP發展如火如荼,比如漫威和DC兩大漫畫公司,塑造了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蜘蛛俠、金剛狼等諸多人們耳熟能詳的超級英雄形象,日本動漫也有許多可以與之媲美的超級英雄形象,比如奧特曼、假面騎士等。這些人物既有超現實的能力設定,又有英雄的人格魅力,因而深入人心。伴隨著動漫、電影等文藝作品的海外傳播,這些超級英雄IP不僅成為相關國家文化產業經濟的重要一環,也成為他們傳播價值理念的重要載體。
早期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依托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資源,挖掘出頗多中國英雄形象,如美猴王、哪吒等,還創造出葫蘆兄弟、黑貓警長等形象。另外,近年來,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深挖中國故事的共鳴點,并在此基礎上創作出的精品國漫不斷涌現,不論是《哪吒》,還是《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白蛇·緣起》等,這些以中國故事為內核的國漫其實是具備開發中國的超級英雄IP的基礎的。
“‘中國式IP’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思路和方式,否則只能跟在國外模式和經驗之后,一直處于落后地位。”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范曉青認為,應更好地總結經驗,以新文創作為文化產業發展新思維,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向更多經濟領域、更多文化資源拓展,進一步提升產業增速。范小青建議,進一步健全版權保護機制,同時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讓更多有技術能力和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參與到傳統文化資源的IP挖掘和培育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