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縣西塘古民居建造于明、清和民國時期,其建筑藝術體現了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社會和文化的特征。西塘在元代成市,明代建鎮。清代中期,徽商東進把徽派的文化,包括徽派的建筑技藝帶到西塘,現存西塘最好的民居建筑就是這個時期建造的。
到了民國時期,西塘已成為商業重鎮。許多有錢人臨河建屋,沿街開店,留下了大規模的民居建筑。據2000年的普查,西塘古鎮有明、清和民國時期建造的民居建筑25萬平方米。
廊棚是西塘古鎮的一大特色。江南多雨,商人們為了照顧生意,擋雨遮風,就在店面屋檐前延伸建棚,讓街路在棚下通過。廊棚由沿街一家家相鄰的商店搭建連接而成,形成一條全長1200多米的街廊,蔚為壯觀。
西塘古民居建筑,在江南小鎮的民居建筑中別具一格,形成了房屋格局的以下特點:
一是縱軸線長。有三進、五進、七進甚至九進之長,成為呈狹長型的宅居。
二是前低后高,先抑后揚。沿街的門面即前門比較低調,一般看不出住戶的規模。
三是庭院里布局很靈活,各建筑物單體之間一般都有天井相連。
四是裝飾別致,門窗上刻有吉祥紋花。
西塘古鎮的民居建筑有數百年的歷史跨度,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其建筑藝術具有江南民居的典型特點,又形成了西塘獨特的個性,體現出當地的風俗及居民的文化性格。
2007年6月,西塘古民居建筑藝術被增補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該項目暫無市級及以上級別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