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疆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申報的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今天,讓我們走近這火與土的藝術,看一看它的神奇。
土陶燒制技藝的起源
圖木舒克市的土陶燒制技藝具有悠久的歷史,自秦漢以來,當地已有少部分牧民從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過渡。
為了便于生活,他們利用當地的陶泥、紅柳和梧桐燒制生活用具,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創造出較為完善的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
土陶制品與當地維吾爾族人的生活習俗緊密相連,品種多達百種,涉及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各式土陶油燈、燭臺、嬰兒搖床便具,也有土陶制的捕鳥獵具等。
土陶的燒制——火與土的藝術
制作土陶最重要的是原料。土陶技藝能夠發展和傳承到今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圖木舒克市位于的喀什噶爾河流域,得天獨厚的河泥資源為土陶的制作提供了優質原料。
土陶的燒制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
1、和泥:將挑選過的河泥加水后,反復用力揉捏,揉捏均勻后放在木制軸盤下。
2、手工拉坯:用雙手在轉動的陶泥上做出不同的造型。
3、晾曬:當胚子成型后,將其放置在木架上晾干
4、上釉:晾干后的土陶即可上彩釉
5、裝窯燒制:最后放入窯內,點火燒制成型
土陶燒制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圖木舒克市坐落著新疆南疆地區最大的土陶展覽館——圖木舒克市土陶技藝館,這里向人們展示著國家非遺項目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
圖木舒克市土陶技藝館分為土陶品展覽室、土陶傳承培訓教室、土陶燒造窯及游客土陶燒造體驗窯。
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第七代傳承人——亞克甫江·玉蘇英從十幾歲時就開始接觸土陶燒造,潛心學習燒制技藝。
為了向公眾傳播這項“非遺”技藝,他還入駐技藝館的土陶制作體驗區,讓更多當地群眾和外地游客在體驗中感受土陶技藝。
近年來,圖木舒克市通過開展“土陶技藝培訓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活動使得土陶技藝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如果有一天,你有機會去南疆游玩,可別忘了去圖木舒克感受這千年傳承的藝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