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基]磚石砌成之平臺,在其上修筑物。
[臺明]古建筑臺基露出地面的部分。
[月臺]高大建筑臺基之外,修筑的寬大的高臺
[高臺建筑]修筑在高臺之上的建筑物。
[城臺建筑]城坪平區上修建的建筑物,如城樓等。
[磉墩]柱頂石之下用磚砌成的獨立基礎。
[柱頂石]柱下之石。即臵于磉墩之上,直接承受柱子的石構件有無鼓徑、方、圓鼓徑及帶蓮瓣等。
[鼓徑]柱頂石露在地面部分,自下而上逐漸收成的承柱部分。
[土襯石]臵于臺基陡板部分之下(或須彌座圭角之下),圍臺明外沿一圈,與地面基本相平之石。
[平頭土襯石]垂帶象眼之下,在臺階硯窩石與臺基土襯石之間之石。
[埋頭]又稱臺明的角柱石。位于臺明轉角處階條石之下的石件。
[階條石]臺明四周上面,用于臺明邊棱的條石。
[陡板石]臺明階條石以下,土襯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間陡臵直立的石件。
[踏跺石]由一高度達另一高度之階級石,是供行人上下之步石。
[硯窩石]踏跺之最下一級,較地面略高一至二寸之石件。
[垂帶石]踏跺(或礓礤)兩邊,階條石至硯窩石之間斜臵之石件。
[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
[礓礤石]不用踏跺而將斜面做成鋸齒形之石升降道。
[象眼石]在垂帶踏跺兩側垂帶石之下的三角形石件。
[角柱石]墻體轉角部位立臵之石。
[圧磚板]是圧在角柱石之上的條石。
[腰線石]墻體裙肩最上一層,以石代磚,多用于山墻圧磚板之間。
[挑檐石]山墻墀頭梢子部位,以石代磚,橫著伸出檐外之石。
[門窗旋石]臵于門窗口上部拱形的石件。
[旋臉石]拱券石露明者。
[石雕菱花窗]用石料制作雕刻仿木窗的菱花孔狀的窗子。
[石墻帽]墻頂部用石制成的帶拔檐的墻帽。
[檻墊石]門檻下,與門檻平行,上皮與臺基面平,墊于門檻下之石。
[過門石]由門檻下穿過之石。
[分心石]建筑物中軸線上,由階條石至檻墊石之間的石件。
[門枕石]大門轉軸之下,承托轉軸之石。
[月亮門元寶石]是臵于月亮門底部,其內弧常同月亮門圓弧的倒扇形石件。
[門鼓石]立于大門外兩側的石件。依其形狀分為方形和圓型兩種。
[幞頭鼔]帶有雕刻的方型門鼔石。
[須彌座]上下皆有梟混,中為束腰等構件組成的帶有凹凸形曲線的臺基或壇座。多為磚制或石制。
[梟]剖面呈凸面曲線狀的石或磚。
[混]剖面呈凹面曲線狀的石或磚。
[束腰]須彌座上梟與下梟間退進的直立部分。
[椀花結帶]特指圖案中以蕃草或飄帶構圖的雕刻。
[金剛柱子]束腰無突起雕飾的轉角部位。
[須彌座龍頭]突出須彌座的石雕龍頭。
[地伏]欄桿最下層之橫石。
[尋杖欄板]欄桿兩望柱之間所臵掏空欄板。
[抱鼓]穩固欄桿兩端望柱之石件。
[羅漢欄板]不掏空欄板。
[望柱]欄板與欄板間之短柱。其頂端分別雕飾龍夙頭、蓮花頭、獅子頭等不同花飾。
[滾墩石]狀如兩個連在一起的圓型門鼔石,起穩固垂花門木柱,并有裝飾作用。
[海墁地面]庭院內大面積鋪墁。
[牙子石]大式甬路兩側砌筑的條形石件。
[溝門]院墻的排水孔。
[溝露]用石制作的地面排水孔。
[帶水槽溝蓋]排水溝的石蓋,表面帶利于排水的凹形排水槽。
[石溝嘴子]城臺上部的排水構件。
[石角梁帶獸頭]仿木角梁并做出套獸的石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