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農歷五月被認為是"毒月",因為此時天地陽氣到達頂點,各種病邪毒蟲活躍。
古人認為:這個月五毒俱出,而最毒的一日,就是初五。因此設置端午節來養生祛邪。
端午的養生不僅只限于一天,而是可以延伸到整個農歷五月。
這樣一個重要的養生節怎樣過呢?
不只是吃個粽子那么簡單,要做好養生八件事,把握老天爺給我們安排的衛生保健的好機會。
1.門懸艾蒲——凈化空氣驅蚊蟲
端午時,家家戶戶在門前懸掛艾草和菖蒲,認為可以辟邪、保平安。這不是迷信,是科學。
艾葉和菖蒲葉在端午節時藥性最好,它們含有揮發性的藥性成分,能散發濃烈的香氣,可以殺菌、避蟲。蚊蟲們聞到后會退避三舍,空氣也得到了凈化,相當于給家里用了除菌劑。
2.身佩香包——香體辟汗抗病毒
人們在端午佩戴香包,不僅能避時疫、驅蚊蟲,還能辟除汗味,消暑濕,讓人全身清爽,行動之間,衣帶飄香。
3.艾葉泡腳——祛濕降壓防濕疹
泡腳是提升身體正氣的好方法。可以去除我們身體的寒濕,讓我們的身體抵抗力更強。
4.蘭湯沐浴——美白調經祛頭屑
端午節又叫做浴蘭節。不論男女老少,全家人都洗草藥浴。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養生習慣,可以祛濕、解毒、殺菌,預防皮膚病、祛體內病氣。
5.涂雄黃酒——防治皰疹和疥癬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這是因為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酒涂抹皮膚,可以祛毒解癢,防治皰疹和疥癬。
6.糯米香粽——補益腎氣清血熱
粽子里面的糯米是補腎氣的,可以在盛夏到來之前給我們的身體再補一下。
而包裹糯米的粽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很適合端午防“毒”。
7.吃咸鴨蛋——滋養腎陰清肺熱
鴨蛋性寒涼,能清肺火。而鹽是至陰之物,經過鹽腌的鴨蛋,清火的效果更好。
咸味入腎,能充分發揮鴨蛋滋養腎陰的功效。
8.新蒜煮蛋——提高身體免疫力
端午節時新蒜上市了,煮雞蛋時放蒜,煮出來的雞蛋很香。
雞蛋的吸附性很強,可以充分吸收蒜的藥性。
雞蛋補氣,加上蒜的抗毒作用,對增強人體體質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