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學會利用藏冰技術來消暑了,《周禮·天官·凌人》有云:“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人們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在極為炎熱的夏季,宋朝人究竟是用什么方式消暑的?
在極為炎熱的夏季,宋人消暑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最為傳統的就是“熬”,熬過去,宋朝詩人梅堯臣選擇鉆進深山寺廟里喝茶,以達到“煮茗自忘歸”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哪里涼快就去哪里,但相比于這種傳統方式,沒有比來一杯冰飲更為消暑了,一杯不行,那就兩杯。
宋朝之前,由于唐朝已經發明出了硝石制冰法,隨時能制出冰,想吃多少就有多少,所以使得皇室貴族們不必使人冬天藏冰了。而到了宋朝,因為硝石制冰法已經很純熟的緣故,制冰之法逐漸從皇室貴族手中傳入民間百姓,因此在盛夏炎熱時節,宋人們不僅能在家中吃到刨冰,還能到街上買到各式各樣的冰飲。
根據如《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梁錄》等史書記載,兩宋時期的冰飲多達幾十種,最常見的就是雪泡縮皮飲、紫蘇飲、楊梅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香糖渴水、荔枝膏水、白水、江茶水、皂兒水、姜蜜水、綠豆水、椰子水、鹵梅水、甘豆湯、甘蔗汁、漉梨漿、涼酸漿、木瓜漿、葡萄漿、楊梅漿等。
不僅如此,當時的京都汴梁還有著一家號稱“京都第一”的冰飲店,據說他們家的冰飲極為好喝,具體做法就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此外,還有一種叫“冰酪”的冰飲也極為受歡迎,就連詩人楊萬里在品嘗“冰酪”之后,一時興起寫下了名為《詠酪》的詩。
最后,照例再給大家附上一首關于冰飲的詩詞,南宋·楊萬里《荔枝歌》: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