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自己鐘愛的博物館,每座博物館都應該成為任孩子們遨游的知識海洋,尤其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逛博物館應該成為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在北京,現有開放博物館已達197家,節假日“到博物館去”,已經成為許多家庭親子文化活動的的首選。
除了大名鼎鼎的國博、首博等博物館,北京還有許多名氣略小,但各具特色、內涵豐富,尤其適合帶孩子去逛的寶藏博物館,如滄海遺珠,等待您去拾取。
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
地址:東城區西興隆街1號
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是今年2月才剛剛開放的,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建設,里面展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的重要禮品。從外觀看,建筑主體巍然大氣,柱廊挺拔、線條英朗,吸引了很多市民帶娃前來“打卡”。
一進門大廳里就是一幅巨大的壁畫,“志合越山海”,長17.45米,高7.78米,極具氣勢,由23萬片、128種不同顏色的石材鑲嵌而成,其中還點綴了12種來自五大洲的礦石原石,主題取自“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展廳有兩層,一層主展區展出的是我國受贈的代表性禮品,瓷器、玻璃器皿、金屬工藝品、樂器等均有,造型精美,工藝精湛,每樣都有背后的小故事,孩子們可以大開眼界。
二層是主場外交的對外贈禮,還分大洲展示了不同國家贈送的特色禮品。除了豐富的展品,展館里還有多個互動裝置,比如人力三輪車裝飾雙屏互動,《丁丁歷險記·藍蓮花》瓷偶互動裝置等,寓教于樂,特別適合孩子在玩兒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
地址:西城區德勝門東大街9號德勝門箭樓內
這座展覽館坐落在有500多年歷史的德勝門箭樓之內,北倚風景秀麗的護城河。德勝門箭樓始建于明代正統年間,是北京地區僅存的兩座明清內城箭樓之一,另外一處在正陽門,即前門。
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是華北地區惟一一家長年對外開放的錢幣類專題性博物館,是集古錢幣收藏、研究、展示功能為一體的公共文化機構。
第一展廳的“中華貨幣四千年”展覽詳述了1949年以前的中國貨幣通史。第二展廳的“流連方寸間”介紹了民俗錢幣的各種趣味知識。在這里,孩子們可以了解我國古代錢幣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內涵。
還可以帶著孩子來“淘寶”,找一找館藏的鬼臉錢、貝殼幣、各種獨特吉祥圖樣的押勝錢等等,還有大元寶哦!
另外,同在德勝門箭樓的還有古代城防展覽,有鑄鐵大炮和劍駑,孩子們都很喜歡,一趟下來,古箭樓加兩個展覽,絕對不虛此行!
郭守敬紀念館
地址:西城區德勝門西大街甲60號
郭守敬紀念館坐落在風景秀美的什剎海邊上,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的匯通祠內。步入園中,小徑蜿蜒,假山疊石,錯落有致。
這里紀念的是元代杰出科學家郭守敬。毫不夸張的說,郭守敬堪稱一位理工科全才,特別適合給喜歡科學的孩子們樹立為偶像。作為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他能觀天象,能治水利,能算數學,能修運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說的就是他了。
他制訂了《授時歷》,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他負責修治通惠河,發展了南北交通和漕運事業;他設計的赤道經緯儀是世界上最早的赤道裝置;他提出地理學上“海拔”概念的創始……各個領域的成就不勝枚舉。給孩子們講到這里,是不是崇敬之情猶如滔滔江水了?
在郭守敬紀念館,孩子們可以充分了解這位科學偉人的功績。第一展廳是郭守敬的生平;第二展廳是“元代積水潭”,介紹積水潭的形成和對元大都城的影響;第三展廳是“大都治水”,介紹郭守敬治水業績中最輝煌的篇章;第四展廳“測天制力”,介紹郭守敬天文活動的探索和實踐。這樣一座寶藏博物館居然還免費,還有不來的理由嗎?
參觀完,可以再帶孩子去什剎海邊散步,于習習微風、粼粼波光之間放松身心,這一程,可謂是一場歷史、科學、自然、人文的饕餮大餐。
北京市檔案館
地址:朝陽區南磨房路31號
北京市檔案館緊鄰北京東三環,集收集保管、查閱利用、展覽陳列、史料研究、服務公眾等諸多功能于一身。嚴格來說,這里不算博物館,但內設6個展廳,幾個重磅都展覽非常值得帶孩子來看。
首先要推薦的是“中國檔案珍品展”,里面各種“鎮館之寶”級別的檔案珍品云集,個個背后有故事。比如,大明混一圖(中國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世界地圖);金書鐵券(明英宗賜給功臣李文的,“若犯死罪免爾本身一次);楊繼盛遺書(因彈劾嚴嵩被殺前夜寫給妻、子的,文字極其質樸);大清金榜(第一名張騫);清代玉牒(皇室族譜);莊妃冊文(沒錯,就是后來的孝莊皇太后);康熙傳位詔書(什么傳位十四子改成于四子都是胡扯啦);孔子家族檔案……
檔案館多媒體設施很先進,對參觀者尤其是兒童非常友好。很多卷軸太長,不能全部打開的時候,會有制作精良的新媒體展示,比如清代《八省運河水利圖》,運河水流動,小船在運河上飄飄蕩蕩,非常直觀。康熙傳位遺照和京張鐵路都做了視頻,講故事和做釋疑都很到位。
圍繞國家大事和重要時間節點,北京市檔案館也都會推出展覽,如冬奧會期間推出“我們的奧運”展覽,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推出“播火——李大釗革命活動檔案史料展”和“破曉——中國共產黨北平黨組織活動”檔案史料展覽等,可以關注公眾號,隨時了解動態。
承擔介紹首都文化的責任,北京市檔案館還推出了“檔案見證北京”文化主題展,里面有四合院的完整模型,有大量老北京歷史風情照片,孩子們戴上耳機,就能聽到老北京胡同里各色叫賣吆喝聲……觀展過程就像是老北京歷史文化的一次暢游。
大戚收音機電影機博物館
地址: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環島東500米賽格斯大廈
這是一家私人博物館,館藏藏品350件,進入以后有一種穿越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感覺。各式老收音機、電影機讓人眼花繚亂。
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機、收音機,還可以自己動手用老式電影機放電影。一進門有間復古電話亭,非常出片。
雖然是私人博物館,但藏品十分成體系,而且展品后面都有文字講解對應的歷史,看得出老板很用心了。帶孩子來這里,可以了解過去的收音機是什么樣子,過去的人是怎么看電影的,也算是憶苦思甜了。
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岳廟)
地址: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北京民俗博物館坐落在全國文保單位東岳廟內,館內常年舉辦老北京民俗風物系列展覽,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還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特別適合帶孩子參觀。
東岳廟以“三多”著稱,神像多、碑刻多、楹聯匾額多。老北京有句順口溜兒“機伶鬼兒,透亮碑,小精豆子不吃虧”就源自東岳廟的4塊碑石(現存3塊)。
東岳廟是華北道教第一道場,堪稱高配版奶奶廟,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均有可拜之神。不過,因為疫情影響,香火最盛的求子的廣嗣殿暫時關閉。
系列展覽中最受孩子歡迎的是中國傳統玩具與游藝展,可以了解古代的小朋友是怎么玩兒的。古建筑本身和一系列民俗展覽,讓孩子們牢記民俗和傳統文化,不忘自己的來處。外加位置處于繁華市區,交通便利,快帶孩子來吧!
中國園林博物館
地址: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
一進博物館的右手邊,就是一座精心打造的花圃,百花爭艷,彩蝶飛舞,不少市民舉著手機拍照,還有青少年志愿者在維持秩序,進行講解。
主體建筑是一棟高大的二層中式建筑,里面有中國古代園林、世界園林等常設展,還有幾個臨展。最大的亮點是展廳內還原仿建了幾座各式園林,展覽和園林渾然一起,觀眾觀景時仿佛置身園林中,移步換景,完全沉浸式。
策展非常用心,比如某個展覽講中國古代造園技術,提到框景,觀眾一轉頭,旁邊就是花窗,外面是幾株翠竹,完美詮釋這一概念。提到曲徑通幽,是說園林中的景色不能一覽無余,要有遮擋,那么展廳在此處一定有一座太湖石的假山。
有幾件展品堪稱鎮館之寶,例如故宮御花園里的百年老樹標本,移放于此處,背景做成了故宮里的紅墻和亭臺樓閣,讓人夢回故宮。還有一顆幾百萬年前的數十米長的硅化木,極其難得。
展館外則是三處室外園林,山水風景、亭臺樓閣搭配極佳,有不少漂亮小姐姐穿著漢服來拍照。既能學習園林知識,又能呼吸新鮮空氣,飽覽風光,這樣的寶藏之處居然還免費,何樂而不為?
博物館里原本有餐廳,因為疫情原因暫時關閉,但可以在室外湖邊的亭子里野餐,吹著和煦的微風,曬著暖陽,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天鵝,品嘗著美食,別提多美了!
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
地址:朝陽區湖景東路16號
全稱為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兩館一址,位于北京奧林匹克核心區內,承擔展示、收藏、研究中國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職能,今年2月才正式開館。
設有互動體驗展廳、臨時展廳、非遺展陳區、工美展陳區等,其中大師佳作云集,尤其是主展陳“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薈萃了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的精華,玉器、牙雕、木石雕刻、陶瓷、漆器、織繡、景泰藍、金銀擺件、花絲鑲嵌等作品令人眼花繚亂,其技藝之精湛、樣式之華美、內涵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徜徉其間,民族的技藝、審美之超高水準盡收眼底,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甚至有一種也想去學一門傳統技藝的沖動。孩子們提高審美水平的同時,還相當于進行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
策展非常用心,充分利用多種展覽手段,如傳統戲曲藝術展,展廳正中間搭建了一座古戲臺,臺前觀眾落座,一張薄紗幕布垂落在前,傳統戲曲的視頻投影于其上,影影綽綽,仿佛實景重現。在古琴藝術展中,也安放了一張古琴供游客撫弄。絲路沿線壁畫展中,居然還復原了新疆的一座小廟,珍貴的壁畫和殘損的佛像皆復原其中,讓人大飽眼福。
工美館西側是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對面是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附近還有中國科技館、中國歷史研究院和國家體育場等,是一處將文化、生態、科技和奧運主題統一的文化建筑集群,這一區域非常值得帶孩子去“一日游”。
燕京八絕博物館
地址: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20號
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是北京市第一家將展示宮廷藝術和體驗宮廷技藝相融合的非遺博物館,也是北京市第一家在全國文保單位中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座博物館坐落之處大有來頭,是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1510年),500年來因“不受香火、不設道場、不開廟門”而被稱為“京城最神秘寺院”的承恩寺。有人推測這里曾經是明代的特務機構,是東廠西廠的外圍重要據點。
參觀博物館,首先可以參觀寺廟,除了常見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以外,院墻四角還各有瞭望碉樓,下有地道相通,為明清寺廟所罕見。
天王殿四壁有珍貴的明代壁畫,均采用明代瀝粉堆金技術,繪畫技藝為當時之巔峰,學術價值極高,可惜現在因為保護尚未開放。
館內收藏了數百件(套)金漆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等“燕京八絕”工藝品。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木雕“喜上眉梢”,幾只喜鵲站在枝頭,旁邊一張細密的蜘蛛網,似斷非斷,栩栩如生,全部居然是一塊整料雕成的!可想而知工藝有多么高超!還有竹子上燒制的景泰藍竹笛,500度高溫,講解員說現在也沒搞清楚古人到底如何做到的。
近幾年,石景山區大力打造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附近除了燕京八絕博物館,還有法海寺(可以看媲美敦煌的明代壁畫),田義墓(現為石刻文物園,全國唯一一處宦官陵寢,還可以下到墓道里參觀),冰川遺跡陳列館等,街區內餐飲、交通都很便利,趕快給孩子安排上吧!
中國海關博物館
地址: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2號
中國海關博物館是海關總署直屬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也是全國海關唯一全面開放的博物館,承擔海關文物收藏保護、海關文化展示交流、海關歷史研究、愛國主義暨海關職業素質教育等功能,通過1800余件藏品,系統展示了我國海關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
博物館主展區建筑面積約8,000平方米,基本陳列位于主展區一層、二層,包括千秋古關、近代海關、現代海關三個部分。專題展廳和臨時展廳位于地下一層。
最值得關注,也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海關902”艇專題展廳。這是一艘服役20多年的“英雄艦艇”,1992年1月23日,鄧小平同志乘坐該艇從深圳前往珠海途中,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的一部分。博物館為其單獨開設地下一層展出。
902艇長58.5米、高13米、最大寬7.8米,總排水量400噸,并配有衛星定位、雷達導航跟蹤搜索系統及H966通訊系統,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當時在珠江水域上最為先進的艦艇之一。該艇于1989年7月20日在拱北海關投入使用,服役20年來,“海關902”艇先后查獲1000多起海上走私案件,總案值達3.5億元,是一艘戰功卓著的“英雄艇”。2009年11月19日正式退役后被征集為中國海關博物館藏品。孩子們可以登上艦艇甲板,暢享乘風破浪、為國把關的豪邁之情。
博物館現還有很多寶貝,如“關”字瓦當、粵海關十兩銀錠、1894年“中國燈塔圖”、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總稅務司赫德使用過的郵袋、李鴻章題寫的“津海新關”木匾等海關歷史文物,也有新中國首任海關總署署長任命書、見證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海關902”艇等當代海關文物,還有海關查獲的雪豹標本、東北虎皮等走私物品。
作為行業博物館,展廳里還有一些極具海關特色的展品,比如對各個時期的走私手段首次詳細公開曝光。上世紀80年代,走私犯將手表于椰子未成熟前藏匿其中,種種手段令人瞠目,孩子們可以看到,我國海關是如何與狡詐的走私分子斗智斗勇的。
博物館是國家、民族、地區、城市保存歷史記憶,進行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從小培養孩子逛博物館的習慣,能夠幫助孩子豐富知識、提高審美、開闊眼界,受益一生。怎么樣,看了文博圈為您推薦的這10家寶藏博物館,您和孩子已經有了計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