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漢民族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1、平遙古城墻
平遙城墻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墻高10米,頂寬3—5米,墻頂外筑2米高的垛口墻(又稱擋馬墻),內砌女兒墻,墻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環城每隔50—100米有一個突出的敵臺(也稱馬面),臺上筑有敵樓一座,共有72座,垛口3000個,重門甕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每座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城墻四隅角樓四座,城墻外四周有深寬各3米的護城壕,六門外原設有吊橋,沿河植槐柳。
2、平遙古縣衙
平遙縣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縣衙遵循封建禮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寢,中軸線上有六進院落,由外至內依次為:大門、大堂、宅門、二堂、內宅和大仙樓;東側線上由北至南有花廳、常平倉、贊侯廟、土地祠,常平倉又叫錢糧廳;西側線由南至北有:牢獄、公廨房(遺址)、十王廟、洪善驛、督捕廳,(其中十王廟、洪善驛、馬王廟正在復修,尚未對外開放)整個建筑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論從建筑布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皇宮縮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提詞:平遙是縣衙古衙之最。
3、日昇昌票號
到了平遙不可不看日升昌票號,它是中國第一家票號,也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家銀行,它的通存通兌制就是現代銀行全國聯網的源頭。
中國票號博物館位于平遙縣西大街日昇昌票號舊址,1995年10月18日建館開放。日昇昌票號前身為“西裕成”顏料莊,財東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資30萬兩銀改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以“匯通天下”著稱于世。票號博物館占地面積1963平方米,建筑面積2414平方米,三進院落,100余間房屋。
4、協同慶票號
協同慶是中國票號業中一家獨具特色的票號。初設時資本僅有3.6萬兩,不足日升昌銀本的十分之一,只有天成亨票號的二分之一。然后期以其資金周轉快,業務吞吐量大,獲利甚多,令其他票號驚訝。協同慶數任經理,各具特色,各揚其長,優勢互補,為平遙票號中最有力的領導集體。
協同慶之成立系兩位青年干才推動之結果。先是劉慶和(字肅齋),因家貧,15歲輟學就商,曾在蔚泰厚票號學匯兌,后因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江南大亂,各票號紛紛撒莊和裁減人員,劉便與同號好友孟子元離開蔚泰厚票號,并決心不再甘居人下,而另立門戶。他們先經人介紹找到榆次聶店村富商王家,王家主持家務的王棟正愁辦票號無合適人選,一見他倆曾在著名的蔚泰厚票號做過事,熟悉票號業務,是個人才,立即聘用劉、孟二人,由王氏聯合平遙縣王智村米家,二家共同投資辦起了協同慶票號。
如今,日升昌原址成了票號博物館,而協同慶票號則成了錢莊博物館,因為其巨大的地下金庫以及金庫正中那跟盤龍柱,實際上她幾乎成了平遙的代名詞,是走過路過不可錯過的一個所在。
5、文廟
文廟即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遙文廟位于平遙縣城內東南隅,始建于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平遙文廟坐北向南,規模宏大,規制齊全,2004年正式向游人開放,以國內已存文廟中罕見的早期建筑而享譽四海。
6、城隍廟
平遙城隍廟是一座年代久遠,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宗教規制齊全的官祀道教廟宇。創建已久,咸豐九年(1859年)廟會期間不慎失火,除寢宮外廟區的殿宇、廊廡以及財神廟都燒成了灰燼。清同治三年(1864年)縣令王佩鈺自捐俸銀并召集鄉紳、富商設局募化,重修廟宇。
主廟‘城隍廟’是保平安的平安廟。東側是皂君廟,管吃喝的灶王爺。西側是財神廟,財神爺管財源廣進。三廟合一,廟中套廟的格局在全國來講僅此一處,獨一無二,這也是城隍廟最大的特色。
7、蔚泰厚票號博物館
蔚泰厚票號,是繼日升昌票號之后國內的第二大票號,總號地址與日升昌僅有一墻之隔。蔚泰厚,原是介休侯氏開辦的綢緞店,侯氏眼見日升昌由顏料莊改為票號后生意興隆,十分眼紅,但苦于無人能經營票號。恰巧這時日升昌副經理毛鴻翙與經理雷履泰意見不合,毛鴻翙受到排擠,侯氏就趁機把他拉了過來。
道光十四年(1834年)蔚泰厚正式改成票號,并將蔚豐厚、蔚盛長、天成亨、新泰厚四家商號改組經營為票號,打破了日升昌一統天下的壟斷局面,出現了兩大票號派系激烈競爭的態勢。
蔚泰厚又請超山書院山長徐繼畬幫助制訂了嚴格的號規,對財東、經理、伙計職責、結帳、伙友探親、帳簿、函信等管理均有明確規定。蔚泰厚有了比較完整的規章制度,基礎愈加雄厚,聲勢愈加顯赫。一紙匯票傳千里,幾十萬兩銀子立可取,資金雄厚,業務繁榮,利潤倍增。從此,中國票號業由平遙到祁縣、太谷,由山西到全國很快發展起來。
8、蔚盛長票號
蔚盛長票號開辦于1826年(道光六年)是執中國金融之牛耳的中國第二家“蔚”字五聯號舊址,到1916年歇業歷時90年,長達一個世紀的老字號,從康熙時創票號前為綢緞莊,蔚盛長字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比日升昌字號還要早90年。原設于平遙城內的綢緞莊改組而成,總號設在平遙城內。曾為慈禧太后西行的下榻處。
票號首任掌柜是中國十大名掌之——毛鴻歲羽,票號東家則是介休人稱“候百萬的中國十大財東之一的候蔭昌。他們之所以經商近一個世紀,成功之道最關鍵的是——晉商精神、敬業精神、群體精神、創業精神。票號最初資本12萬兩,中期發展為16萬兩,歇業時數額達24萬兩,分紅最多時每股達13兩,上海、天津、蘇州、南京、長沙、湘潭、常洲等都有其分號,蔚盛長票號主要經營對象是縣工商鋪戶,也承匯政府官款,其主要方式是匯兌存放款,也有少量發放銀票等,蔚字五聯號為中國票號發展相關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歷史價值,是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是晉商文化的精髓和巨大寶藏。
為此在保護原貌的同時,費了很大精力及資金,將原票號的信件、票據、古玩字畫、紅木家俱,明清瓷器、百葫蘆寶榻、誥命寶盒,不惜一切代價收集珍藏在博物館內以展示后人,借鑒歷史,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從中受到教育以啟迪后人。
9、同興公鏢局
同興公鏢局位于平遙古城南大街105號,時為平遙名揚京城、威震全國的王正清武林大師創立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創建,其子王樹茂盡得其真傳且有青出于藍之勢,因而同興公鏢局創立之始就成為當時全國著名鏢局之一。
據說1900年八國聯軍攻戰天津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挾裹光緒帝逃往西安,西逃旅途少不了吃喝花銷,八月初九,二宮到達平遙,盤點現銀93萬兩,這么大的數目,無人敢當此皇銀的保鏢,唯有山西平遙的王家敢接,適逢亂世,王家鏢隊一路上風塵仆仆,經歷波折,日夜兼程,只半月余將銀兩送抵西安,分毫無差。這塊至今仍掛在王家舊址上的奉旨議敘的匾額,就是當年辦完這趟皇差后,慈禧太后的賞賜了。
10、清虛觀
清虛觀是古城內最大的道觀。按照道東佛西的傳統布局安排,坐落于東大街東段路北。清虛觀始建于唐顯慶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觀,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為清虛觀。元初改名為太平興國觀,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宮”,清代時復稱清虛觀。
清虛觀如今已建為平遙縣博物館,館內藏有豐富的展品,有隋唐時代的佛頭、羅漢頭;明清時代的大型石屏;北魏時期的造像碑;有唐代鐵鑄佛頭、宋代坐佛、金元毗盧佛;明清時代的寺廟供器;明代的二十余尊珍貴木雕像。
11、雷履泰故居
雷履泰故居位于平遙城內上西門街11號。始建于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了。整座院子坐北向南,是由兩主院、兩跨院組成的傳統住宅群體。
雷履泰,作為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國票號的創始人,在其發跡時,也同北方商人一樣,大興土木,修建宅院。舊居主院為前后二進院,結構布局為轎桿式院落。并建于高高的臺基上,山墻頂部有磚雕魚圖案,中廳為雙坡硬山瓦頂房。
整個院子的地形,里院比外院高,"前低后高,世出英豪"科學地講,是排水好,采光好。整座院子里面,種花,種草,不種樹。在當地民俗中,在院里種樹也是有講究的。
12、匯武林武術陳列館
匯武林,位于平遙古城于內西大街,是一處結構獨特,集鏢局與教場于一身的傳統武術陳列館。匯武林是平遙唯一一家武館,與票號日升昌倚門相望。陳列館曾是清末民國初期平遙著名八卦掌拳師王倫先生的舊居,這里曾是南北各地內家外家拳師以武會友、切磋技藝的場所,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13、華北第一鏢局
華北第一鏢局博物館位于平遙古城東大街路南22號。全館總面積1000余平方米,分前、中、后、樓院四部分,開設6個展室和兩個展區,充分而真實地再現清代乾隆以來我國鏢局的獨特風貌。鏢局,作為我國早期保險業,它隨著明清商業貿易的發展而發展,其職能以為工商貿易客戶運送現銀為大宗。據《武術匯宗》所述,號稱神拳無敵的山西人張黑五于乾隆年間,領皆在北京前門外大街首開“興隆”鏢局。
華北第一鏢局介紹了清代中葉華北地區保鏢行業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即神槍王正卿、鐵腿左二把、形意拳名家戴二閭三位鏢師生平事跡以及三位鏢師所在鏢局的資料。
14、中國鏢局
中國鏢局博物館位于平遙古城明清一條街上,鏢局從狹義的角度講是為一些商家和個人提供安全保障的專業機構,從廣義上講,是以押運一些現銀或貴重貨物收取一定費用的舊式保險業。清朝中葉,平遙的票號興起,必然帶來保險業的繁榮。
鏢局在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頗具特色和有影響力的鏢局,中國的鏢局有著大氣磅礴、吞波涌浪的歷史壯景。這些壯觀景象的形成,是與當時封建主義末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破土、紛呈的市場松動、繁榮以及當時社會治安的紛亂是分不開的。
15、二郎廟
平遙古城二郎廟位于平遙的北大街79號,是我國目前現存唯一專門供奉二郎神的道教廟宇。它創建于清代。整座廟宇坐西朝東,共三進院落,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東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組成。這座氣勢弘大、結構嚴謹的廟宇,顯示出莊嚴肅穆的氣氛,在我國祠廟建筑中堪稱珍品。
16、文濤坊
文濤坊古兵器博物館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平遙古城內,北鄰古城西大街,南傍古城十二景之一的鳳凰臺,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內設六個展館和五個作坊。館內保存有我國從原始社會到宋、元、明、清以及抗戰時期兵器實物千余件。該館集兵器展覽、文化研究于一體,動靜結合、視聽互補,傳遞著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強勁訊息。
17、百川通票號
百川通晉商家俬博物館位于平遙古城南大街109號。原為平遙十大票號之一的百川通票號,后辟為百川通晉商家俬博物館,經過本館全體員工的不斷努力,現“百川通晉商家俬博物館”已成為平遙古城一處重要的文化資源和旅游景點,也是反映晉商艱苦奮斗、智慧經營、起居生活的一部活的字典,具有極高的考察價值。
百川通原是祁縣渠家在平遙開設的第一座票號。建筑布局為一主兩跨帶一后院,共7個小院,后院與主院呈丁字形,后門通過后院開在衙門街(現政府街),正門在南大街,正好處在平遙城最熱鬧繁華的雞市口。
18、古民居
古民居博物館位于古城西大街18號,是“蔚豐厚”票號舊址。該院面闊五間,為南北兩套院串連在一起的大宅院。北院坐南朝北,大門臨街,屬典型的商號經營性四合院;南院坐北朝南,大門隱于深巷中,是由“一主兩跨”帶一個后院組成,屬標準的民居性四合院,南北院由一條狹窄的過道相連,墻高宅深,布局特殊,建造精良,以“元寶院”而著稱。
平遙的民居便是典型的北方民居,古民居博覽苑便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它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這座博物館和平遙首富侯蔭昌人稱侯百萬有著密切關系,他個人很為講究,當時的侯蔭昌從此家道日隆,買賣盈利,對住址的修建也很講究,八卦的生克關系,以至后來的各種布局,無不迫求風水,整個建筑都蘊含著八卦易理,風水取向。使得我們現在能夠看到這美輪美奐的凝固藝術。
19、中國珍奇報紙陳列館
平遙古城藏報博物館,座落在明清街雞市口的繁華地段,建筑保存了明清時期的風格,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總投資200余萬元。藏報數量6萬余種,110余萬份,館藏報刊已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紀錄大全,有清代名國珍奇報、五十年代文革時期的系列報刊、山西及全國重大時事報、部分各國報紙、少數民族報刊等。最特別的異型報紙有特大的報、有最小的報;發行時間最短的報;還有手掌報、明信片報、名片報、絲綢報、煙標報、雨傘報、扇子報……
20、中國商會博物館
中國商會博物館是以中國商會歷史變遷為主線,以商會管理文化為中心,以聯誼工商各界人士為紐帶的綜合性民營博物館。同時設有聯誼會,研究室,購物休閑部等附屬機構,全國工商聯大力支持經敘平主席親筆題寫館名。
平遙是晉商文化的發祥地,晉商是馳名華夏的商業勁旅。在明清時期一度成為全國商業金融中心的平遙設立中國商會博物館。
21、天吉祥博物館
天吉祥博物館位于平遙古城南大街北口路東20號。大清光緒年間,這里是平遙城第一家洋貨莊——長盛蔚洋貨莊商號舊址,民國年間曾是耀記京貨莊和恒昌京貨莊,現在已辟為以明清家具為主要藏品的獨具特色的一家博物館。我國著名書法大家徐文達老先生曾為天吉祥題寫館名,更使得天吉祥博物館蜚聲海內外。
22、馬家大院
馬家大院位于平遙古城內,占地九畝之多,是平遙“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馬中選的故居。
馬家大院,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后經同治、光緒幾十年的不斷修建,逐漸形成了一座宏偉精美的建筑群體。大院總體布局鳥瞰酷似大大的“馬”字形,以此告誡后代永不忘本,隱喻馬家事業“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
整個大院從庭院建筑及所有房間內擺設足以顯示其大戶人家的豪華富足,是一處極富藝術魅力、極具觀賞價值的古民宅群體。
23、雙林寺
雙林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六公里達蒲鄉橋頭村北。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
魁梧剛健、勇猛奪人的四大金剛,雙眉緊皺、欲言無語的啞羅漢,挺胸收腹、威武剛毅的韋馱像,無拘無束、悠閑自在的觀音,樸實憨厚、生動逼真的供養人……雙林寺的彩塑,尊尊精美,件件精致。正是如此,雙林寺才有了“古代雕塑博物館”“東方彩塑博物館”“瑰寶雙林”等美譽。
24、鎮國寺
始建于北漢天會七年(公元963年)的鎮國寺,位于山西平遙縣城北12公里的郝洞村,這里靜謐安詳,一派古老的鄉村景象,寬闊的道路直通寺前廣場,廣場前立有一座寫有“京城寶剎”四字牌匾的木枋。鎮國寺原名京城寺,明朝嘉靖年間改名為鎮國寺。寺院坐北朝南,分前后兩個院落,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是元代天王殿、五代萬佛殿、明代三佛樓等建筑。這所不大的千年古寺以建筑征服世人,創造了多個中國古代的奇跡,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建筑師的非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