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北京秋日隱藏景點(一)
順天府學
明清時代的“北京四中”
位于東城區府學胡同。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名大興縣學。永樂元年(1403)改北平為順天府,始稱府學。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
模式口
駝鈴遠去 禪鐘長鳴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模式口位于石景山區中部。東與瑯山村為鄰,西至磨石口隘口。此地原名磨石口,因盛產磨石而得名。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部
銀錠橋
觀山跨水 地甲京城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銀錠橋,位于西城區什剎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南北橫跨在連接兩海的細脖處,長12米、寬7米、高8米、跨徑5米,有鏤空云花欄板5塊、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煙袋斜街甲75號
臺灣會館
“寶島駐京辦”的百年鄉愁
(圖片來自新浪博客:寄情山水)
"臺灣會館"坐落于北京市東城區大江胡同,距離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正陽門約500米,建于1890年前后。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將科舉制度移植到臺灣,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開始,陸續有臺灣舉人到北京參加會試。
地址:北京市前門東大街大江胡同114號
中國航博
天驕伏櫪 飛越不已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該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大湯山腳下。1986年建館,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70余萬平方米,館藏270余架飛機、99架國家文物飛機、近萬件航空文物,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軍事主題博物館,也是亞洲規模最大、躋身世界前5位的航空博物館。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大湯山腳下
菊兒胡同41號
新四合院二十年巷深酒醇
清乾隆時稱桔兒胡同。桔,兩音。一讀"潔";一讀"橘"。桔是橘的俗寫。清末又諧音作菊兒胡同。菊兒胡同三號,五號,七號是清光緒大臣榮祿的宅邸。三號是祠堂,五號是住宅,七號是花園。榮祿后遷至東廠胡同。七號做過阿富汗大使館。四十一號原為寺廟。據傳,寺里的開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菊兒胡同,1965年改稱交道口南大街,"文革"中一度稱大躍進路八條,后恢復今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西北部
健銳營
清代“特種部隊”的小城大事
健銳營又稱健銳云梯營、飛虎健銳云梯營、香山健銳營,是清八旗禁衛軍中一支具有特種部隊性質的部隊。健銳營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間,在大小金川之戰、大小和卓之戰、平定臺灣林爽文、莊大田起義、庫侖之戰等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健銳營最終于1911年隨著清政府及八旗制度的滅亡而消失。
地址:北京市香山腳下
僧王府
蜈蚣足內 朗朗乾坤
原僧王府府門在炒豆胡同,全府幾乎占了炒豆胡同一條街,規模相當可觀,現在公布的只是原王府的一部分。據《京師坊巷志稿》中"炒豆胡同"條記:"博多勒噶臺親王府,在安定門內炒豆胡同。案科爾沁郡王索特那木多布齊尚仁宗三女壯敬公主,追封親王銜。其子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咸豐時以剿賊功,食雙親王俸,謚曰忠,配享太廟。今王伯彥訥謨祜嗣府為忠王所建,非公主賜第。"則王府規模應成于僧格林沁之手,也非一次建成。
地址:北京市南鑼鼓巷南炒豆胡同73、75、77號(此為板廠30號、32號、34號院)
天寧寺塔
京城最老住戶,您還好嗎?
儀征天寧寺塔,始建于唐代景龍三年(公元709年),《儀真隆慶縣志》中《天寧萬壽禪寺》一文明確記載:"在縣治東南,澄江橋西。始自唐景龍三年,泗州僧建佛塔七級,以鎮白沙,創永和庵于塔后。儀征天寧寺塔坐落在城河南岸,與鼓樓對峙,隔河相望,與鼓樓并稱為真州"雙壁"。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天寧寺前街甲3號
美國學校
老北京的“新東方”
萬牲園
百年前的“動物總動員”
萬牲園是農事實驗場附設的動物園,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近代公共動物園。1907年7月19日,京師萬牲園對外開放,最初的展品是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端方自德國購回的部分動物及全國各地撫督送獻清朝政府的動物。萬牲園的建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動物園的開端。
法源寺
半部中國史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花語_y)
北京城內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廟。始建于唐貞觀十九年(645),唐時為憫忠寺,清雍正時重修并改為現名。1965年在寺內成立中國佛學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法源寺前街7號
田義墓
貴賤生前過冢庵身后留
田義墓在法海寺西南500米處,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是目前全國范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
北京象牙雕刻廠
曾“琢”出半個首鋼
潞河中學
桃源深處億大師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潞河中學的建筑風格古樸獨特,其中以"謝氏樓"最為重要。1990年,現存的原教學樓衛氏樓、謝氏樓、文氏樓、潞友樓等具有近代美國折衷主義風格和中國傳統手法的建筑,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新華南路135號
什錦花園胡同
六百功名塵與土
(圖片來自:北京脈搏,感謝!)
清朝禮部尚書傅良曾住此胡同內21號院,現胡同內43號院是民國時宏仁堂老藥鋪舊址。今胡同內19號四合院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四合院建于清末,曾是戴笠之宅。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西部
東四十條61號
一不留神,成了奧運四合院
五塔寺
北京有位“老印度”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tuotuo1982)
北京五塔寺原名"真覺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長河北岸,創建于明代永樂年(1403-1424年),寺內高石臺上有五座小型石塔。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外大街137號
正覺寺
人境仙居 “廟”不可言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正覺寺位于萬春園大宮門河池東側,俗稱喇嘛廟。寺坐北朝南,有山門3間;山門內東西側為鐘樓和鼓樓;一層殿3間,為天王殿;再進為三圣殿。三圣殿后建有大式重循八角亭1座,亭內正中的漢白玉石蓮花法座上供奉文殊菩薩神像,故稱文殊亭。亭后出月臺建樓閣1座,稱最上樓,經曲廊可達北樓;寺東別院建禪堂15間。清末劃歸雍和宮下院;民國時為清華大學教職員工宿舍;現存山門、東西配殿、文殊亭等房20余間。
匯通祠
天人合一水脈連心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匯通祠,在什剎海西海西北小島上。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舊稱法華寺,又稱鎮水觀音庵。
地址:北京市什剎海西海西北小島上
德壽堂
“孤本”藥店百草沉香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德壽堂始建于一九三四年的老字號--德壽堂藥店(南號)坐落在珠市口西大街175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自創雞鶴為注冊商標的"康氏牛黃解毒丸"而享譽京城。
地址: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以西、珠市口西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八大胡同內
雪池胡同
一夏清涼在冰窖
在景山公園西門至北海公園東門之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古老的陟山門街。從陟山門街中段往北一拐,就是雪池胡同。在清朝,這里有六座皇家冰窖,如今還殘存兩座。雪池胡同,也是因冰窖而得名。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雪池胡同,景山公園西門至北海公園
真光戲院
老北京最摩登 新北京最爛漫
這里曾是北京最摩登的戲院,90多年前的設計理念至今不落后。文明戲由這里大行其道,四大名旦的新戲亦在此首演。而今,每年“六一”前后它最熱鬧—作為國字號的兒童劇院,這位老同志繼續為“人之初”辛勤搭建著上層建筑。
孟小冬故居
飄零冬皇 香魂歸處
孟小冬故居平面呈"L"型,磚木結構,北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坡屋頂,覆合瓦,清水灰磚墻面,屋內有廊通各室。西房四間與北房連為一體,其中一間為門,門下有臺階五步,進門為廊。其南端房屋向東凸出半間,墻隅抹角,頂為攢尖式。該建筑房間高大,室內地板比室外地面高出0.8米,下有通氣孔。據了解,此宅原為杜月笙房產,京劇名伶孟小冬曾居于此。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轎子胡同8號胡同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