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當中,人們對于吃的禮儀是十分講究。
《禮記·曲禮》中就有說道:“凡進食之禮,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币馑际牵跀[放菜肴的時候,帶骨頭的要放在左邊,切的肉要放在右邊;干的食物要靠著人左手,羹湯要放在右手邊;燒烤和肉類要放的遠一點,味碟醬料要放在近處;蔥一類的拌料要放在右邊,酒水飲料和羹湯也要放在右邊。而肉干、肉脯一類的,彎曲的要放在左邊,直的要放在右邊。
聽完這些你可能已經不想上桌吃飯了,但是不要著急,優雅的吃貨怎么可以半途而廢呢?
畢竟接下來還有一套有關吃飯過程的禮儀介紹。
在用飯的過程里,《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咤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托醺?,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于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币馑际钦f,在聚餐的時候,一定不能只顧著自己埋頭苦吃。首先要檢查手上干不干凈,一定不能用手搓飯團,也不能把多余的飯放回到鍋里。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大口囫圇,也不能吧唧嘴,更不能當著主人家的面攪和菜湯,或是喝菜湯。如果有客人在攪和菜湯,主人見了就要及時道歉,因為這說明客人認為菜不好吃。而如果客人開始泡菜湯或喝菜湯了,主人也要道歉,這說明主人制備的食物不夠。
在吃完飯之后,我們終于可以從這些繁文縟節中抽身啦!但是不要急,作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你當然要幫主人家收拾一下菜碟啦!但是這個時候,明事理的主人家就會對你說:“你且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把碗給刷了?!蹦阒灰郧陕犜挼仍谠鼐秃昧恕?/span>
作為飲食大國,自古以來我們的國家就有著完整而配套的禮儀流傳。
這是人類飲食活動發展到文化層面之后的產物,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體現。這些對于吃的講究,就是古代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所以,作為一個高雅的吃貨,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