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華夏兒女,骨子里對中式合院總有一種特殊的情節,它既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建筑精粹的代表之作。
庭院幽幽,花木深深,圍合式的院落形態和細節的裝點描繪,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所謂一庭院一世界,四季更迭安靜地在這里濃縮呈現,身在其中之時,流淌在血液里的審美和情感仿佛才得以歸根。
四合院,顧名思義,就是四面圍合的院落。“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
四合院的存在,不僅是居住這么簡單,也包含了“建筑與風水”之間的微妙關系。
藏風聚氣
以口為形的四合院,包含了風水學中最大的特點:藏風聚氣。
這跟中國古代文化分不開的:
藏代表著包容、孕育、博大
聚代表著團結、有愛、互助
影壁的存在正好體現了這一點。風水中有“直來直去損人丁”之說,所以氣流不能直沖廳堂,而影壁可以阻擋氣流,遮蔽視線,保持氣暢,這與藏風聚氣的理念不謀而合。
其次,影壁的存在又在藏風聚氣的基礎上添加了“曲中有情”的理念。
這也就意味著,建筑的結構要有回旋,不能直來直去。這其實也是中華特色文化思想的表現:為人做事不可直來直去,話不要說盡,事不要做盡,要留有回旋的余地!
門當戶對
在古代,門當戶對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對門當戶對之事只體現在婚事嫁娶,殊不知四合院建筑,也講究“門當戶對”。
大門對正房,東廂房對西廂房,尊卑有別,長幼有序。
大門是“門面”,是富裕家庭最看重的地方。所以愛面子的富裕人家在大門的裝點、氣派奢華上是不會有絲毫松懈的。而“門面”正對,當然是一家之主,這其實也是為了彰顯其華貴身份。
坐北朝南
不僅僅是門第講究,四合院的坐落朝向,也與建筑風水息息相關。
《周易》里提倡“向明而治”,這也可以解釋中國古代特有的“面南文化”——建筑多是坐北朝南。
其實,這與中國所處的特定地理環境有關。中國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陽光大多數時間是從南面照進屋,四合院的最佳方位選擇自然是坐北朝南。
北墻不開窗,可以很好地抵御冬季北風。四合院忌諱在北面、西面開門,本身也是為了避免冬季凜冽的西北風。
天圓地方
四合院形狀方方正正,方位多為坐北朝南,北房、南座、東廂、西廂,格局非常規整,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天圓地方”理念。
推門而入,映入眼簾的就是四四方方的庭院,鋪設整齊的青磚古樸寧靜,四面圍合的房屋,帶來滿滿的安全感和私密感,此乃“地方”。
雖然是四面圍合的院子,但視線所及,皆是廣闊的天空。陽光正好,天正藍。抬頭望望,看云卷云舒,思緒也隨著這流動的云彩飄向了遠方,此乃“天圓”。
曾子之言有曰:“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掩也,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span>
天圓地方是中國傳統文化理念,院中有景,景中有天,四合院的體現也印證了“天圓地方”的理念,真正的實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軸對稱
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追求著造物里的對稱美,這一點在四合院中頗有體現,反映著中國人獨有的陰陽平衡概念。
四合院的中軸線對稱之美,給人以整齊嚴肅、有條不紊的視覺感受,反映著延續了兩千余年的中國理性精神,蘊含著平衡、穩定之美,同時也展現了“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的風水理念。